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作为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思想与事物之间的关联,自然科学与传统哲学都是以主客二元符合论为基本理论预设来回应这个问题,而近代人文科学尤其是解释学尝试建立以“前理解”思想为切入点的主客融合的方法论来摆脱这种二元论思维,主张在理解之前已然存在这种思与物的关联,而这种关联的存在正是解释的前提条件,因此研究者在对历史与文本的解读时必须正视这种已经具有的关联。然而,对于这种关联是如何“发生”的,始终不被问及,直到作为现象学家与解释学家的海德格尔,以现象学方法反思了这一根本关联,他在《存在时间》之中以现象学的描述方法探讨了这种主客关系在此在的基本结构“在世界之中存在”里是如何发生的,揭示出此在早已与存在者共处于世界关联之中,并据此对传统二元论给予了批判。海德格尔认为,在这种关联相即中此在必然具有对存在的领会,所领会的就是此在自身的可能性与世界的意义关联,而对于先行领会之先行,海德格尔赋予了其现象学—意向性层面的涵义,这使得传统解释,学的前理解思想获得了真正认识论层面的先验基础,因而从根本上给予了前理解思想以合法性证明。
本文所依循的源初相即视角的意义在于,相即既具有“关联”之意,又具有“发生”的动态的涵义,而通过现象学的还原使我们进入了实事现象的源初领域,这正是传统哲学、科学、解释学所无法做到的。因此,只有在此源初相即视角下,正视关联是如何发生、此在又是如何对这种发生的关联具有先行领会,由此才能真正进入海德格尔的前理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