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武术融健身、技击、观赏于一体,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一项运动。武术运动世代相传,长盛不衰,与时俱进,在现代化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同样受群众喜爱。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武术具有一般体育竞技所不具备的价值—终身锻炼的价值,武术运动具有健体防身,娱乐表演,修身养性和防病治病等功能,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武术教学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旨在为河北省高校武术教学更好的开展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并结合河北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提出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相应的对策,为教育行政部门了解高校武术教学实际状况和制定高校武术运动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武术教学水平,推进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服务。研究结果表明: 1.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武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需要有一定差距,教学方法、手段使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2.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武术师资数量不足,教师学历、职称、科研水平偏低,教学工作量较大;3.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对武术有浓厚的兴趣,但对武术认识较为肤浅;学习动机有待于加强,缺乏主动接受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的武术场馆、体育设施、器材配置较为滞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1.教育部门和各高校主管领导应对武术课教学引起重视,加强对武术运动的宣传与推广力度,同时适当增加对武术场地、设施建设的投资;2.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武术教师要转变观念,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优选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强教学能力;3.在武术课教学中武术教师要注重语言表达,积极诱导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高校武术教学将成为继承、发扬、传播我国传统武术的一种重要手段。武术教学应该坚持“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让武术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高等学府的提炼与发展,为大学生所掌握和运用,并传播到社会中去,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练就健壮的体魄,保持充沛的精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