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合金成分对AL-Zn-Mg-Cu系超强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316456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B50超强铝合金用作大飞机上翼壁板材料,由于合金化程度高,形成的残余结晶相显著降低合金的强韧性和耐蚀性,限制其应用。7B50铝合金成分范围较宽,系统开展主成分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用热力学计算、力学拉伸、剥落腐蚀测试、慢拉伸应力腐蚀测试、U型样应力腐蚀测试、差热分析(DSC),并结合金相(OM)、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研究了Al-Zn-Mg-Cu合金的相平衡和主合金成分(Mg、Zn、Cu)对Al-Zn-Mg-Cu系超强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及结果如下:  (1)计算及实验验证了Al-Zn-Mg-Cu系富铝角480℃等温截面相图。Zn含量和Cu含量提高,α(Al)相区缩小,α(Al)+S(Al2CuMg)相区扩大。  (2)研究了Mg含量对Al-6.2Zn-xMg-2.0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Mg含量由1.9 wt.%增至2.6 wt.%,合金基体中残余结晶相(S+T相)逐渐增多;合金的拉伸强度先升高后略有降低,在2.3 wt.% Mg处达到峰值;合金的断裂韧性、抗剥落腐蚀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先缓慢降低、后急剧降低。Mg元素的优化含量约为2.3 wt.%。  (3)研究了Cu含量对Al-6.2Zn-2.3Mg-x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铜含量由1.3 wt.%提高到2.6 wt.%过程,合金基体中残余结晶相(S相)数量增多;合金的拉伸强度、断裂韧性和抗应力腐蚀性能先升高后降低,抗剥落腐蚀性能先缓慢降低、后急剧下降。当铜含量在(1.6~1.9) wt.%范围内时,合金的性能最佳。  (4)研究了Zn含量对Al-xZn-2.3Mg-1.6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合金的锌含量由6.2 wt.%提高到10 wt.%,合金基体中粗大残余结晶相(T相)数量增多,晶内析出相数量增多;合金的强度先升高后略有降低,延伸率降低;合金的断裂韧性和电导率、抗剥落腐蚀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先缓慢下降、后急剧下降。Zn元素的优化含量约为(6.2~6.7)wt.%。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铝的工艺难点,即发泡剂进入较高温度的铝熔体后迅速分解,致使泡沫铝孔洞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发泡剂-氢化混合稀土。在此基础上,进
随着技术的发展,4G时代已经过去,马上将要迎来5G的到来,但是5G真正投入使用还需要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在部署5G无线网络时,要综合考虑到质量、成本等多方面问题.本文主要介
目前,国家在教育方面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道德法治理念,这意味着各个阶段的教师都应更加重视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的高效建设.尤其是在接受启蒙的小学阶段,核心素
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行业不断更新,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被网络相关的知识和设备所充斥,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而且也使一些产业受到了波及,尤其是网络传播平台的兴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SrAl2O4:Eu2+,Dy3+长余辉稀土蓄光材料。采用TG-DTA 热分析、X 射线衍射仪、SEM 和荧光光谱仪等对SrAl2O4:Eu2+,Dy3+的结晶过程、晶相结构、表面形态、
在快速凝固条件下(0.8米/秒),合金化元素Ti使得Cu-Cr合金的正常凝本文利用不同的冷却条件得到了不同过冷度条件下Cu-Cr合金的凝固组织.利用带有能谱(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