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水分生产率及种植适宜度的遥感评价方法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auxt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区农业生产依赖于灌溉。在灌溉可用水量不断减少的背景下,作物水分生产率的定量评价是提高干旱区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本文以我国干旱区最大的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为典型区,将遥感数据和田间调查、实测数据相结合,通过建立灌区遥感蒸散发模型、作物分布识别模型及估产模型,对灌区主要作物水分生产率及种植适宜度进行评价,并在不同优化目标和尺度下对灌区主要作物种植分布进行优化。首先利用环境一号(HJ-1A/1B)卫星数据反演得到的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序列,建立了基于植被指数与物候
其他文献
棉花纤维是从棉花种皮最外层表皮元细胞发育而成的单个伸长细胞的种皮毛。类黄酮物质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并发挥各种作用一类化合物,它在维持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类黄酮代谢对于调节各种生物学功能至关重要。在植物中,调控花中色素沉积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非常保守。然而,参与生产高质量棉纤维的类黄酮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遗传调控的却仍不清楚。近年来,通过功能基因组学和传统育种工具,调控棉花纤维发育的分子机
学位
水稻(Oryza sativa L.)对全球数十亿人的生活至关重要。因为环境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可能限制水稻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使得大米的生产一直面临挑战。深入探究与水稻抗逆性状密切相关的基因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不同测序技术产生的大量作物基因组DNA序列信息让研究人员能够从中识别出大量的分子遗传标记,并将这些标记用于分析作物的遗传性状和品种改良。新一代测序技术正在加快基因组
学位
关中平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大量的农业需水量和有限的淡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淡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成为了当前热点问题之一。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及水碳通量是农田生态水文过程的主要过程。本文以关中平原作为研究区域,以能量及水碳通量观测为基础,选择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进行了以水碳通量观测与模拟为主要目标的农田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分析了
学位
油菜产量构成三因子(角果数、每角粒数和粒重)中,角果数和产量相关性最高,对产量的贡献最大。油菜角果数性状遗传基础复杂,且极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近年来油菜角果数性状研究进展较为缓慢。油菜种质资源中角果数呈现很大的变异幅度,是遗传和育种研究的宝贵基因资源,但其调控基因和机制基本上不清楚,这限制了育种家对其进一步的遗传改良。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利用油菜关联群体及其中的极端品系,从遗传、生理、显微和分子层面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草地建设是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针对该区土壤水分和磷素亏缺的现状,以及人工草地建设存在优良禾草缺乏和群体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研究水分和磷素供应对优良引种禾草和乡土豆科牧草在混播下的生产力和种间关系的影响,可为黄土丘陵区人工草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引种禾本科C4牧草柳枝稷(Pancium virgatum L.)与乡土豆科C3牧草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
学位
随着社会劳动力转移,资源等日益紧张,传统精耕细作式的水稻育秧移插栽培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生产方式的需求。以省力、省工、低劳动强度以及低生产成本为特点的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水稻直播还存在出苗难、出苗不整齐、苗期杂草多、耐倒伏能力较差等问题。其中首先需解决出苗难问题。水稻在一定土壤深度播种具有扎根能力强、土壤养分吸收效率高、节约水资源、防止鸟鼠偷食等优点。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
学位
土壤碳库是全球所有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最大碳库,土壤有机碳库(SOC)是其中最重要的碳库之一。由于全球变暖在加速,因而SOC储量的动态变化及土壤在长期累积和固持大气CO_2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愈加受到人们关注。虽然农业土壤中SOC储量仅占全球土壤碳库的10%左右,但农业土壤中SOC固持对于农田肥力提升、作物生产力可持续性和气候变化缓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发现,农田SOC固持除受种植制度、耕作方法
学位
适时的种子休眠和萌发对植物适应各种环境极为重要。谷物(如小麦、水稻、玉米和大麦)种子的休眠缺陷会导致种子在收获前的高温潮湿天气下提前穗发芽(PHS, pre-harvest sprouting),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促进作物种子萌发对于播种和随后的发芽后生长至关重要。因此,对作物种子萌发与休眠进行研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许多植物激素参与调节种子的萌发,其中脱落酸(ABA)是影响种子萌
学位
干旱是世界性农业问题,根系是联通土壤资源和作物产量的桥梁。作物群体的根-冠协同发育关系决定了其平衡土壤探索与冠部生产的情况。在黄土高原雨养旱作区,集成了垄作集雨和覆膜保水的全膜-双垄-沟播旱作覆膜春玉米栽培技术(以下简称覆膜),能通过有限降雨的利用效率提升显著的提高春玉米产量。但覆膜作物群体的地下根系对高产高效的贡献至今尚不明确。基于课题组前期有关覆膜和作物根系的研究我们认为,旱区覆膜春玉米能够高
学位
间套作系统是一种集约化种植模式,可作为农业应对耕地减少、土地退化和气候变化的策略,愈加受到广泛关注。半干旱半湿润区,雨养和补充性灌溉下间套作系统的水分消耗和生产力亟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小麦/玉米套作系统根系特征(根系生长和根系分布)、水分消耗特征(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水分运移、植物茎流)和水分消耗评估,以期阐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间套作系统在雨养和补充性灌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