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态问题加剧和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科学研究包括语言学研究出现生态转向。韩礼德认为我们可以使用语言建构我们的世界。因此,语言在缓解生态危机方面有有益作用。在众多致力于生态研究的语言学理论中,生态话语分析发展出其自身的研究范式。本文采用生态话语分析的方法,结合生态场所概念,对两部与海洋环境相关的英语纪录片(BBC纪录片《海洋》和NGC纪录片《德州捕鱼专家》)进行生态话语分析,试图揭示其语言背后所传达的生态态度,对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1)纪录片中的语言是如何体现生态态度的;(2)两部纪录片哪一部具有更积极的生态意义?这种更积极的生态意义是怎样实现的?本文首先提出了层级化生态话语分析框架,包括意义潜势层、界面层和语言实例层。在意义潜势层,本文以黄国文(2017)的生态哲学观为基础,展示了和谐生态思想的理想化标准(包括以人为本假设、亲近原则、良知原则和制约原则)。在语言实例层,借助及物性系统呈现讲话者的语言手段。为了建立起语言手段和生态意义之间的联系,在语言实例层和意义潜势层之间加入了从地理学术语隐喻而来的“场所观”概念。这一概念从三个方面阐述人类参与者的责任角色、语言中的关注焦点以及对环境所产生的态度类型等之间的关系。鉴于此,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过程类型和参与者角色的角度呈现语言特征,其次讨论两部纪录片中体现的场所观,最后在以上步骤的基础上,计算生态得分,展现其生态倾向。鉴于此,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BBC纪录片《海洋》和NGC纪录片《德州捕鱼专家》的语料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着重分析及物性系统中的过程类型和参与者角色,同时分析其生态场所观,试图揭示其话语背后所传递的生态倾向,进而探讨语言手段与生态意义之间的交互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纪录片语言的及物性系统和生态场所观的分析,可以解读其所蕴含的生态态度;(2)BBC纪录片《海洋》比NGC纪录片《德州捕鱼专家》具有更加积极的生态意义。这种更加积极的生态意义是通过对语言手段的选择实现的,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就过程类型的分布而言,《德州捕鱼专家》比《海洋》更多地使用物质过程,同时前者更倾向于使用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来表示对海洋资源的占有和对需求;而《海洋》则更加青睐采用关系过程来描述和识别海洋环境的特征及身份,更多地采用心理过程表达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和认识。其次,就参与者角色而言,人类参与者在《德州捕鱼专家》中占有最大的比例,而《海洋》则给予海洋生命和海洋环境更多的关注。在人类充当参与者角时,《德州捕鱼专家》更为频繁地将其作为物质过程的执行者和关系过程中的占有者;当海洋生命充当参与者角色时,《德州捕鱼专家》将其置于被影响、被占有的位置,而《海洋》则更频繁地将其作为被描述、识别、被感知和认识的一方。第三,对两个纪录片生态场所观的分析显示,《海洋》中人类参与者更多地承担风险管理者的角色,《德州捕鱼专家》则更倾向于作为风险受益者。就两个纪录片所关注的场所类型和所产生的感觉类型而言,《海洋》给予非人类生命体和自然场所最大的关注,《德州捕鱼专家》则关心社会性场所和社会-自然性场所;前者比后者更多地表达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理解,而后者展现出对周围环境强烈的意动意图。最后,两个纪录片的生态值也证明《海洋》具有更加积极的生态意义。总体来说,《海洋》展现出对海洋环境的亲近与尊重,《德州捕鱼专家》则更倾向于将海洋视为可利用资源,人类拥有对自然的控制与主导权。本文在理论方面采用生态话语分析范式以及物性系统为手段,对与海洋环境相关的纪录片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有望丰富该领域的研究。在实践方面,本文期待为观众提供批判性地观赏生态环境类纪录片的视角,警醒制作者反思其作品所传达的生态态度,同时呼吁人们以生态语言学的方式来思考、说话和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