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旨在探讨CD73对头颈鳞癌侵袭转移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阐明CD73促进头颈鳞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检测162例头颈鳞癌患者组织样本中CD7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运用Kaplan-Meier分析及Cox回归模型预测CD73是否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判断头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因子。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技术
【基金项目】
:
上海市科技创新计划(15411950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探讨CD73对头颈鳞癌侵袭转移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阐明CD73促进头颈鳞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检测162例头颈鳞癌患者组织样本中CD7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运用Kaplan-Meier分析及Cox回归模型预测CD73是否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判断头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因子。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头颈鳞癌细胞系及新鲜头颈鳞癌组织、正常粘膜组织(癌旁)中CD73蛋白及m RNA的表达。构建含有干扰CD73表达的si RNA序列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头颈鳞癌细胞系HN4及CAL27,研究CD73的表达降低对于细胞体内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小室等方法体外检测上述CD73蛋白抑制后HN4和CAL27细胞的运动、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改变。裸鼠体内移植瘤模型检测CD73干扰后肿瘤转移能力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real-time PCR及激光共聚焦检测CD73干扰前后,其信号转导通路下游的阿糖腺苷受体的蛋白和m RNA表达,以及EGFR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并检测EMT相关分子N-cad,Ecad,Slug,Vimentin等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62例头颈鳞癌患者组织样本中,100例CD73蛋白高表达,62例呈低表达。CD73蛋白高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50%,CD73呈低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75.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CD73表达及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否是头颈鳞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CD73表达量与肿瘤临床分期(P=0.021)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0)呈显著相关。将含有CD73干扰序列的慢病毒载体si CD73-2588及对照慢病毒si CD73-Control转染至细胞系CAL27和HN4中。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干扰CD73的表达之后,实验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下降。体内实验结果显示,CD73可以促进头颈鳞癌细胞移植瘤的远处转移。CD73蛋白与A2AR,A3R均存在着共表达,但在干扰沉默CD73表达后,腺苷受体A2AR,A3R的m RNA及蛋白水平均下降,并且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下降。沉默CD73表达后,EMT相关分子N-cad,E-cad,Slug,Vimentin的蛋白表达呈现出显著变化。结论:CD73在头颈鳞癌患者组织样本中的表达量可以作为预后预测的候选生物标记物;CD73可作为潜在治疗靶标,为开发新疗法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肝癌和肺癌是进展迅速、恶性程度很高的两种常见肿瘤,找到参与这些癌症发展的基因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45G(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inducible 45G,GADD45G)是与细胞应激和DNA损伤相关的蛋白,在多种肿瘤中发挥着抑癌基因的作用。我们的前期工作表明,GADD45G诱导的细胞衰老的缺失是导致肝肿瘤发展的重要事件。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miR-329表达水平差异,明确癌组织中miR-329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之间的联系。研究miR-329表达水平对胰腺癌细胞生长、凋亡等的影响,并建立实验动物模型进行体内验证。研究miR-329在胰腺癌中直接作用的靶基因,以阐明miR-329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qRT-PCR方法对miR-329在34例胰腺癌及其对应
目的:NADPH oxidase 4(NOX4),是体内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不断有研究发现NOX4涉及肿瘤发生发展的各自方面,但是NOX4与大肠癌的关系研究甚少。本课题首先通过检索国际公认的数据库—Oncomine癌症微阵列数据库,发现有6个数据集高度一致提示NOX4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
研究目的探索胆汁酸核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促癌作用机制;研究FXR对肿瘤细胞表达PD-L1的调控及潜在联合用药前景。研究方法1.免疫组化法在NSCLC组织中检测FX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患者总生存期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采用FXR抑制剂Z-guggulsterone
【目的】研究以脂质合成关键因子SREBP作为靶点增敏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可能性;明确脂肪酸合成代谢通路与EGFR通路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为临床EGFR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提供实验证据及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小分子抑制剂和小干扰RNA作为SREBP靶向干预手段;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用于检测基因敲除效率;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度;利用裸鼠皮下移植瘤进行
背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全世界妇女中是第一位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占到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以切除患侧的肿瘤和乳房为主,而乳房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现代乳房再造的目的是为了矫正乳腺癌局部治疗后所造成的乳房缺损及胸壁的畸形,给病人以形体及心理双重治疗。作为对传统的游离横形腹
研究目的溶瘤腺病毒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溶瘤腺病毒具有肿瘤细胞特异性复制能力,在溶解肿瘤细胞同时还能高效表达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共同发挥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已被用于临床肿瘤治疗。静脉给药对转移瘤的治疗有重要作用。然而,因溶瘤腺病毒在全身给药时存在肝内非特异性聚集以及宿主免疫反应作用,目前溶瘤腺病毒仅局限于局部给药,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课题拟构建一个安全有效的溶瘤腺病毒静脉递送系统,即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MDIG基因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和肺癌等)的发展及预后相关,但是MDIG在肝细胞癌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肝细胞癌细胞中过表达IKZF1或干扰IKZF1的表达可以影响MDIG的表达水平,MDIG与IKZF1两者之间的m 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 IP)结果显示,IKZF1直接结合MDIG的启动子区域,在转录水平
目的:(1)BET(Bromo and extra-C terminal domain)蛋白与乙酰化的组蛋白结合,调节关键癌基因和抗凋亡蛋白的表达,靶向抑制BET具有抗肿瘤意义。但是结直肠癌(CRC)对BET抑制剂(BET inhibitor,BETi)存在耐药现象,本研究拟针对耐药通路,进一步寻找通过协同效应增强BETi疗效的药物联用方案并阐明分子机制。(2)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在多种实体肿瘤
目的:(1)探讨miR302/367簇在前列腺癌及雄激素非依赖性产生中的作用。(2)探讨Numb在前列腺癌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以及Numb-/low细胞群在雄激素非依赖性中的作用。方法:(1)通过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29例人前列腺癌组织和22例正常组织、10例Pten敲除小鼠前列腺癌组织及7例正常小鼠前列腺组织以及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过表达和敲低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