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通络丸联合西药治疗对Ⅲ期2型糖尿病肾病(阴虚血瘀证)患者血糖及肾功能的影响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2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丸联合西药治疗对Ⅲ期2型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兼血瘀证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Doll’s表随机分配,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通络丸口服,疗程为8周,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餐后2h血糖(PBG)和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m 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总疗程后,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总疗程后,两组患者血脂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血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前,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总疗程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患者m ALB、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在Scr指标改善方面作用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1.补肾通络丸联合西药治疗Ⅲ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肝肾阴虚兼血瘀证),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血糖、血脂、保护肾功能,且疗效优于对照组。2.补肾通络丸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人们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混凝土强度虽高但脆性大,增加混凝土的韧性,使混凝土朝着高强低脆的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在以往的研究中,通常采用
四川省煤炭以较高的硫分含量在全国著称,华蓥山矿区多次发生H_2S气体异常涌出事故。因此开展华蓥山矿区硫化氢成因和异常涌出的控制因素对矿区硫化氢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华蓥山矿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球化学、煤田地质、瓦斯地质学等分析方法,以矿区煤的工业分析、H_2S硫同位素、煤的镜质体反射率、储集层流体包裹体等各种分析测试资料为研究基础,对研究区域硫化氢成因类型及地质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得到以下几方面的
目前,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急需寻找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高效环保的能量存储和转化技术来缓解这一现象。太阳能电池、电
二维WS2以其层状结构、依赖于厚度的带隙和强的光-物质相互作用,有望应用于构建高性能光电器件。然而原子层厚度单晶WS2的层数可控生长仍然是挑战。另外,无论是CVD合成的还是
随着自然界能源结构的变化和分布式能源供电技术的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在电网中的渗透率快速增长,这使得传统的配电网和微电网在组成结构和形态方面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对电网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天然气、石油、煤等资源日渐枯竭,同时,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
目的:细胞能量代谢异常导致心肌细胞肥大是糖尿病心肌病(DCM,Diabetic Cardiomyopathy)患者的心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线粒体分裂与融合异常导致其动力学失衡,是糖尿病细胞能
辽宁绒山羊是我国绒产量极高的特有品种,其绒毛更有“软黄金”的美誉。辽宁绒山羊的绒毛生长受到环境、代谢、基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研究
目的:观察对比应用壮医“8”环针法和常规壮医针刺治疗胴尹的临床疗效,筛选出疗效最佳的壮医针刺方案,为壮医针刺治疗胴尹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诊断胴尹的患者9
研究目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主要由PKD1或PKD2基因突变引起,以小管上皮不断增殖形成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