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被误解的唯美主义者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证明哈代是一个被误解的唯美主义者。托马斯·哈代通常被看作是悲观主义者和自然主义者,然而,哈代本人却既反对悲观主义又反对自然主义。悲观主义者会觉得未来没有希望,但是哈代却认为如果人们能努力改变世界,它将变得更美好。对他来说,人们所作的努力极其可贵。他写悲剧的目的是想揭露人类的弊病,然后希望能找到医治这些弊病的良方。哈代也不是个自然主义者。自然主义者认为文学创作就像科学研究,作家的任务就是忠实的纪录现实,而哈代则认为艺术是现实的变形。自然主义者认为小说家应该在文学创作中避免表达个人的观点,而哈代则认为这不可避免。自然主义者还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哈代则认为对生命充满同情心的理解要比仔细观察重要得多。相反,哈代更接近唯美主义。他和唯美主义者的相似之处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在艺术和道德的关系的问题上,两者都认为艺术不为道德负责;其次,在艺术和现实的问题上,两者都认为艺术高于现实;最后,两者都认为艺术应该给人美感。因此,本文认为哈代是一个被误解的唯美主义者。
其他文献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现实存在、情感、价值、命运,即对人的生存状态,发展趋势的关注,它与人生、生命、意义等问题紧紧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其根本宗旨和根本目标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人”,缺失人文关怀,就会缺失生命,犹如形存实亡。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    一、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贫困的根本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贫困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受教育者的认同和接
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象一把双刃剑,它既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困扰和负面效应。高校德育必须占领网络这个阵地,不断地进行创新,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高校德育的要求。[1]    一、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管理的特点     1.德育管理的时空范围扩大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大学生在任何一个计算机终端接口都可上网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阅读报刊,或者相互间“实话实说”,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网络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作为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培养大批学术人才,提倡终身学习。他不仅鼓励学生现在学,而且鼓励学生终身学习。当时终身学习作为生存概念已经萌芽。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在2500多年前就开始萌芽,比柏拉图早近两百年。    一、孔子终身学习思想的理论基础    孔子终身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心理基础 、社会基础与政治
所谓德育的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即德育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和德育任务实际完成的状况,最终体现在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并以学生是否达到社会的实际要求来检验。由理想型教育转变为实事求是型的教育。    一、提高德育实效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1.德育目标应多样性  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过程所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德育实效性的理性规
在平时阅读中英文报纸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新闻和评论写作方式上中西方有很大的差别。这里写作方式是区别于写作内容而言的,即使是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或评论也会有所不同。虽然新
口译是指译员以口头表达的方式将原语信息转变为译语信息的翻译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是人类为达到交流与信息传递之目的而进行的交际行为,方便了人们跨文化、跨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