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开展终身教育方面都有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规,明确了社区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号召全社会为推进社区教育的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作为对社会发展影响极大的学术型组织,在社区教育发展方面自然有着其他社会组织难以超越的作用。为此,我们亟需对大学在社区教育开展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及其实现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对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的研究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第一,大学社区教育责任解析。大学的社区教育责任是指围绕高深学问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多学科、达到一定层次和办学规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通过积极作为来满足社会对其在社区教育发展中所给予的角色期待。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外延可以从大学职能的角度和社区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进行解读。大学的社区教育责任与其社区教育义务、社区教育职责、社区教育职能、社会教育责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大学社区教育责任是理念性与实践性,同一性与差异性,有限性与无限性及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第二,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大学自身的发展、社区居民的迫切需求均使得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成为必要;大学丰富资源的支撑、政策与资金的支持、社区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则使得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成为可能。第三,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可能冲突。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与传统责任的冲突、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与社区教育职能履行的冲突及大学社区教育责任承担与逃避的冲突;利益分配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均会导致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冲突,前者是根源,后者是实质。为此,大学要确立责任选择的主体、坚守兼顾与互利的原则、提升责任能力与责任意识以解决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中的冲突。第四,影响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因素。责任能力与责任感是影响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内部因素;影响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外因则包括社会制约因素与社会调控因素,社会制约因素即是指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与规章制度;社会调控因素则包括社会舆论、责任教育和社会赏罚。第五,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原则和策略。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要坚守嵌入性、有限性、多样性与分工性原则。这些原则的遵守,能够更好地保证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需要大学为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科技服务及相关教育场地。其中,教育服务具体又包括社区培训、社区咨询和志愿者服务;科技服务包括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园平台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