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策略研究在二语习得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成果不仅使教师和研究者们更好地了解语言和语言学习过程的实质,而且在教师的教案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人们普遍认为学习策略是可以教授和训练的。语言教师的任务不仅包括教授语言还要包括教授如何学习语言的知识。学习策略是一种能够使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使用过程更加容易、更加顺畅的重要知识之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才开始关注有关学习策略方面的研究。Cohen(1998)根据应用策略的目的性将策略分成了两类:语言学习策略和语言使用策略;Oxford(1990)根据语言和学习过程的关系把策略分成了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两种;O’Malley和Chamot(1990)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把策略分成了三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中国有关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策略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秋芳在1990年以问卷调查和面谈等方式调查了400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她发现策略使用因人而异,策略的使用和学习成绩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策略训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它会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并且使语言学习过程更有意义;周启加(2000)就学习策略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也作过相应的研究,他发现策略学习对英语听力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王宇(2002)调查了178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策略使用情况,他发现策略使用的情况在效率高的学习者和效率低的学习者之间不同,听力策略的使用对听力效果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有限。还有许多其他的学者也对策略学习进行过研究。但相对而言,我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尤其是策略培训研究还是比较滞后的。本篇论文中的实验侧重于大学生听力课中学习策略的培训。实验从调查学生学习策略的问卷入手,培训及指导学生在听力学习中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通过培训与讲授策略相结合,本实验力图探索听力教学新方法的可行性。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听力策略的意识及策略应用;其次,根据调查结果分别归纳出学生最经常和最不经常使用的十个策略,加以分析以便应用到随后的策略讲授中去;再次: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考试成绩,以便发现策略培训与相关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听力策略可以通过一定的步骤传授,而且应该有利于一般学生,尤其是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为了了解听力策略培训的效果,对学生们在策略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的各种不同类型听力考试成绩分别进行了记录和对比。通过成绩对比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策略授课,实验班学生的听力理解考试成绩要比对照班的学生好。此外,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也开始更加负责任。在学习风格方面,从策略培训后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比对照班的学生具有更为有益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的差异从另一个侧面、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听力策略培训的效果及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