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先秦诸子说舜研究”是以先秦儒、墨、道、法四家为主要范围,从文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先秦儒、墨、道、法四家如何塑造的舜形象。因此,论文首先要探究舜的原型形象,以之作为先秦儒、墨、道、法四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如何重塑舜形象的基础。儒家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进行舜形象的塑造。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因此,儒家舜的形象塑造,是为了“重其言”,亦是为了宣传儒家的思想学说;道家主要是以庄子为代表进行舜形象的塑造。道家以“道”为宗,“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因此,《庄子》中舜形象的塑造与其深邃的“道”的思想息息相关,这使得《庄子》塑造的舜形象与儒家迥异。“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大夫射,是以尚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墨家以墨子为代表进行舜形象的塑造,其舜形象的塑造便与儒道两家有很大不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进行舜形象的塑造,与上述儒墨道三家截然不同。四家诸子为何说舜?以及有关舜的形象塑造缘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性?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这也是本论文着重探究的部分。
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梳理前人对舜形象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学界舜形象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做了简要分析和阐述,以之作为论文展开的基础。
第二部为舜的原型形象的论述。借助方家对现存最早的《山海经》的成书进行推论,得到舜确有其人的结论。《山海经》中舜的天神形象,神话历史化之后成为了《尚书》中人间帝王的形象,舜的原型形象的特点被诸子采用并且置换变形成诸子文章中舜的形象。
第三部分探讨了先秦儒家、墨家书中有关舜形象的塑造。论文着重通过对孔子《论语》、《孟子》、《荀子》中的舜形象与舜的原型形象之比较、与儒家内部之间的对比中,阐明了儒家塑造的舜形象的丰富性、差异性的特点。接着探究了《墨子》中舜形象的塑造及其与儒家舜形象塑造的不同之处。
第四部分首先阐明了先秦道家、法家有关舜形象的塑造。并且通过庄子所塑造的舜形象、韩非子所塑造的舜形象与儒家所塑造的舜形象及舜的原型形象相比较而体现出的差异性之特点。
第五部分分析了先秦诸子儒、墨、道、法四家舜形象塑造的丰富性、差异性的原因。其内因是先秦诸子借助舜这一人物形象,为自家学说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得舜呈现出鲜明迥异的特征。其外因是与诸子们经历的时代变革有关。由于各家代表人物面对的时代问题不同,学说理论就会存在差别,因而体现诸子中的舜形象也就具有了差异性。
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梳理前人对舜形象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学界舜形象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做了简要分析和阐述,以之作为论文展开的基础。
第二部为舜的原型形象的论述。借助方家对现存最早的《山海经》的成书进行推论,得到舜确有其人的结论。《山海经》中舜的天神形象,神话历史化之后成为了《尚书》中人间帝王的形象,舜的原型形象的特点被诸子采用并且置换变形成诸子文章中舜的形象。
第三部分探讨了先秦儒家、墨家书中有关舜形象的塑造。论文着重通过对孔子《论语》、《孟子》、《荀子》中的舜形象与舜的原型形象之比较、与儒家内部之间的对比中,阐明了儒家塑造的舜形象的丰富性、差异性的特点。接着探究了《墨子》中舜形象的塑造及其与儒家舜形象塑造的不同之处。
第四部分首先阐明了先秦道家、法家有关舜形象的塑造。并且通过庄子所塑造的舜形象、韩非子所塑造的舜形象与儒家所塑造的舜形象及舜的原型形象相比较而体现出的差异性之特点。
第五部分分析了先秦诸子儒、墨、道、法四家舜形象塑造的丰富性、差异性的原因。其内因是先秦诸子借助舜这一人物形象,为自家学说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得舜呈现出鲜明迥异的特征。其外因是与诸子们经历的时代变革有关。由于各家代表人物面对的时代问题不同,学说理论就会存在差别,因而体现诸子中的舜形象也就具有了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