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80后”现象为主要考察对象。“80后”,在21世纪初的中国曾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和影响的概念。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 “80后”这个词来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一代名词,是中国国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计划生育发展的新阶段:1979年至今)的代名词。根据此定义,“80后”这一概念的含义更多强调的是80年以后所出生的独生子女人群所面临的生活、成长、文化发展等问题。其实“80后”这个词首先是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的,因此可以说“80后”最早出现于中国文学领域,是文学界对一批在1980-1989年出生而在20世纪末尾开始不断闪耀在受众眼前的年轻作家的称呼。“80后”作家震动中国文学场而且得到了巨大的商业利益,甚至引起一种“炒热”的社会文化现象。从社会到文学,从文学到社会:就是“80后”这一词汇涉及社会和文化领域之间的联系就组成此次研究的核心。本篇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主要谈了“80后”文学现象的位置,实际上,“80后”文学生产在老文坛与市场中的位置,所以笔者从“韩白之争”着手,研究在此背景下“老文坛与市场”的关系。第二章将研究“80后”现象起源——《萌芽杂志》及其“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三章就讲“80后”现象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即“80后”现象的进化历史。在本论文中,为了研究“80后”现象的一些方面,笔者将用的理论依据大部分都来自“文化研究”范围,特别是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 on)对文学的定义及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对“文学场”的定义。伊格尔顿的文学定义,把“文化”的推论效果置于“文学”审美之前,给由批评促进(“精英”文学)和由公众促进(“大众”文学)的作品同等的机会,因此使他们的审美判断和评估其在社会领域的“指意”能力黯然失色。笔者把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运用到“80后”文学的研究中,使人们认识到“80后”文学在市场上的热销和文坛上的冷落是经济深入“文学场”内部的结果。“文学场”的特点在于它的“斗争性”和“历史性”,因为“文学场”是一个“颠倒的经济世界”,它遵循“输者为赢”的逻辑,所以精英文学作家不应该忽视“80后”作家对“文学场”的介入,“80后”作家也应该警惕当代文学的“娱乐化”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