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探索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初步建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以期实现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接受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1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1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绝经与否、体重指数、妊娠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手术病理资料(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血管浸润、宫颈间质受累、腹腔冲洗液)及术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甲胎蛋白、人附睾蛋白4)。采用c(17)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探索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最佳临界值、灵敏度与特异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通过AUC和Hosmer-Lemeshow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结果:1.单因素分析:一般临床资料:绝经女性(c(17)=4.921,P=0.027)、妊娠史<2次(c(17)=6.370,P=0.012)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临床病理参数:肿瘤直径≥2cm(c(17)=15.509,P<0.001)、非内膜样腺癌(c(17)=21.557,P<0.001)、组织低分化(c(17)=16.602,P<0.001)、深肌层浸润(c(17)=14.732,P<0.001)、脉管浸润(c(17)=38.825,P<0.001)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宫颈间质受累、腹腔冲洗液见癌细胞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前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五种不同肿瘤标志物总体水平,结果示CA125(Z=-2.421,P=0.015)、CA199(Z=-2.505,P=0.012)、HE4(Z=-3.280,P=0.001)三种术前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CEA、AFP无明显相关性,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CA125最佳临界值为21.75 U/m L、敏感度为64.5%、特异性为61.6%、ROC曲线下面积0.647;CA199最佳临界值为20.16 U/m L、敏感度为51.6%、特异性为80.2%、ROC曲线下面积0.652;HE4最佳临界值为98.80 pmol/L、敏感度为61.3%、特异性为81.4%、ROC曲线下面积0.699;c(17)检验结果示CA125≥21.75 U/ml(c2=7.766,P=0.012)、CA199≥20.16 U/ml(c2=15.472,P<0.001)、HE4≥98.80 pmol/L(c2=27.077,P<0.001)的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多因素分析: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向前逐步选择法筛选出肿瘤直径≥2cm(P=0.009)、非内膜样腺癌(P=0.020)、脉管浸润(P=0.022)和HE4≥98.80 pmol/L(P<0.001)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3.初步建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提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能力较好,且预测价值高于其他各预测因子独立检测时的预测价值。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提示实际观测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2=3.822,P=0.575),则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能力,准确性较高。结论:1.CA125、CA199、HE4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1.75 U/m L、20.16 U/m L、98.80 pmol/L,且HE4对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高于CA125、CA199。2.绝经、妊娠史<2次、肿瘤直径≥2cm、非内膜样腺癌、组织低分化、深肌层浸润、脉管浸润、CA125≥21.75 U/ml、CA199≥20.16 U/ml、HE4≥98.80 pmol/L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3.肿瘤直径≥2cm、非内膜样腺癌、脉管浸润和HE4≥98.80 pmol/L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4.初步建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和校准能力,有利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实现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