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力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导致的电力供应和用户电力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通过盲目增加装机容量来满足用电高峰时段的电力需求,势必造成电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加重企业和用户的负担,这就给智能电网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近年来,电力需求侧管理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 DR)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解决方案之一,在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抑制电价上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电力市场化的改革中,为了缓解并解决电网侧的电力供需矛盾,通过电力需求响应科学配置电能、合理安排需方资源,同时用户的用电需求对电力价格的响应能力,可以在保持供电可靠性水平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户的用电费用,降低电力系统高峰时段的供电成本和电力负荷的波动幅度,进而降低总供电成本,从而有效缓解电力短缺局面,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约资源、促进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首先在参考了大量文献和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对需求响应的相关措施研究和发展的情况,总结出其具体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同时针对我国目前的用电现状及电力需求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实施电力需求响应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详细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背景及意义,阐述了电力需求响应的概念、需求响应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参与方、具体措施、实施过程,并详细描述了电力需求响应效益评价的相关方法。本论文针对我国实施的电力需求响应中的峰谷电价措施,从用户侧电力需求响应的角度出发,概述了峰谷时段的划分,分析了需求响应措施实施前确定用户基线负荷的必要性,提出峰谷电价实施前的基线负荷测算和峰谷电价实施后用户的用电负荷测算模型,对峰谷电价的实施效果模型进行了详细测算,分别从用户收益、电网收益和环境效益3个方面对实施基于峰谷电价的需求响应效果进行测算和求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峰谷电价实施的实例对峰谷电价措施实施前后的负荷大小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测算,验证了基于峰谷电价的需求响应实施效果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目前,我国需求响应措施的具体实施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各方面的研究与实施效果的测算方面还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工作通过对需求响应措施实施前后的负荷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测算,可以用作需求响应措施实施的效果评估,将成为研究需求响应实施效果的有力方法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