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离不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水库移民已成为水电开发能否顺利实施和成败的关键。我国是世界上因水电工程建设移民最多的国家,因此十分有必要进行移民安置研究。本文选取瀑布沟水电站汉源安置点作为对象进行移民安置研究。结合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在对汉源县以及大田集中安置区、任家湾集中安置区、萝卜岗集中安置区、调剂耕地分插安置区的土壤肥力、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土地整理成果和生产生活水平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的条件下,计算生产安置人口和搬迁安置人口,以及运用土地人口承载力和O&I法进行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移民安置方案,得出以下结论:从大田、任家湾、萝卜岗集中安置区的土壤综合肥力质量指数来看,移民安置区土壤肥力均属中等偏上,土壤肥力条件为满足安置移民后的粮食需求提供了条件。土地利用现状上,汉源安置区有一定的耕地可供移民安置,但存在垦殖系数低(<35%)、农业种植结构很单一、土地产出不高、土地以河滩地和增种地为主、有部分下湿田等问题。研究区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移民安置区长期缺水,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利用。研究区为做好移民安置工作而进行了土地开发整理,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交通工程等。流沙河土地整理区分为6块,包括向溪咀整理区、富庄整理区、白鹤整理区、向阳整理区、木林整理区和甘溪坝整理区。通过土地整理,大田集中安置区新开发耕地2032亩,主要为旱地;改造现有旱地2801亩为水田;改造原有园地5035亩;田边地角以及退耕还林新增林地2357亩。任家湾集中安置区新开发耕地1130亩,其中水田666亩,旱地464亩;改造现有耕地264亩;新开园地1406亩;新建林地970亩。萝卜岗集中安置区新开发耕地270亩旱地;旱地改水田6522亩,坡地改梯地2761亩;建设园地2136亩;建设林地2131亩。对研究区生产生活水平的分析可知,农业收入占总收入中的42.61%;总支出中,农业支出占10.24%;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占50%以上,劳动力从事半农半工、半农半商、纯二三产业的接近40%。原有居民对安置移民有一定的接纳和认可能力。计算得出生产安置人口为47016人,搬迁安置人口为58916人。通过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和O&I法计算出的移民安置人口容量分别为25507人(大田集中安置区9289人、任家湾集中安置区1886人、萝卜岗集中安置区7551人、调剂耕地分插安置区6781人)和10747人(大田集中安置区870人、任家湾集中安置区426人、萝卜岗集中安置区1327人、调剂耕地分插安置区8124人。)。两种计算方法出现巨大差异的原因是O&I法比土地承载力法考虑的因素更多,各因素起到的限制作用更大,因此O&I法结果小于土地承载力法。而O&I法计算出的调剂耕地分插安置区的环境容量大于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结果,是由于O&I法要求移民安置对原有居民的影响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以便维护移民安置区的稳定和发展,调剂耕地分插安置是分散安置在各个乡镇,不会对原有居民造成太大影响,因此O&I法计算结果反而更大。在此基础上规划移民安置方案。安置方案包括生产安置规划和搬迁安置规划两部分,生产安置方案旨在解决集中安置区和调剂耕地分插安置区的具体规划,以及配套水利设施的规划问题;搬迁规划涉及居民点选点、安置标准、基础设施要求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