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式理论角度论译者的主体性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zh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个体,其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会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解决翻译困难、到追求翻译目的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体现。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自己脑海中的图式来进行行自己的翻译创作。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图式理论的意义也不断丰富。   它被不断的应用于外语研究的各个领域,例如听力理解,完型填空等等。然而,将图式理论应用于翻译领域的研究却寥寥无几。为了在这个领域能取得一些突破,本文将图式理论运用于翻译之中,旨在说明图式理论在翻译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发挥译者的主体性方面有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主体包含五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意图和动机。在正文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笔者对图式理论和译者的主体性相关内容作了详尽的介绍,包括定义、功能及分类等等。在第三部分中,作者着重强调了图式理论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在第四部分中,作者讨论了翻译过程中图式理论和译者主体性之间的关系的相关问题。结论部分对全文做出了总结,并指出图式理论在发挥译者主体性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图式的重要角色不容忽视。   最后笔者还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指出,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课题。  
其他文献
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华裔作家之一,她的创作内涵深刻,视角新颖,写作风格独特。在小说《孙行者》(Tripmaster Monkey:His Fake Book)中,汤亭亭成
在语言学习的四个环节中,听是语言的输入过程,是吸收、巩固语音,培养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教学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传奇人物。生前平淡无奇,而在其死后两百多年却被列为与莎士比亚齐名的作家。其作品也跻身于世界文学经典。简·奥斯丁的走红之谜吸引了众多研究
结构主义叙事学家一直试图在无穷多样的叙事文本中寻找关于叙事元素及其组织和呈现方式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律,结果往往过于局部或细碎。实际上,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一部叙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