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里安娜·里奇《艰难世界的地图集:1988-1991年的诗》中的文化诗学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德里安娜·塞西尔·里奇(1929-2012)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诗人、女性主义者和批评家。其70年代之后的作品更多地关注社会,并致力于通过自己的诗歌以及散文书写来改变世界。尽管对于作家来说,将诗歌与政治连接起来非常困难,但里奇仍然致力于对社会平等、种族歧视等涉及性别、种族、阶级公共议题的写作。诗集《艰难世界的地图集:1988-1991的诗》展现了里奇对实现民主梦想和诗歌的政治追求。国外学者对该诗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的现代性和叙事策略等方面的文本分析上,而目前国内对这部诗集的研究尚未出现。本文将从文化诗学的角度分析该作,运用其两个重要概念:“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诗集《艰难世界的地图集:1988-1991的诗》不仅揭露了美国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仇恨、痛苦和暴力,考验着人们对希望与爱的追寻,还折射出战争、贫困、种族等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压迫与痛苦,深刻地反映了现实,体现着“艰难”的无处不在。本论文基于文本细读,从文化诗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里奇如何以诗歌为载体,揭示当今美国社会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并表达了她对美国文化的反思,对边缘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从文化诗学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研究,可以为研究里奇诗歌和散文中的思想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从而也为对里奇后期作品感兴趣的学者提供了学术参考。
其他文献
尤多拉·韦尔蒂是一位被视为同福克纳、波特、奥康纳和麦卡勒斯齐名的杰出的南方文艺复兴作家。她对经历剧烈社会变化的南方家庭生活和社区矛盾给予了深深的关切。评论界已对
哈罗德?品特被认为是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他与贝克特、尤涅斯库、阿达莫夫、热内等人一道成为荒诞派戏剧的杰出人物。作为戏剧家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荣获许多
政治领导人发表的公开演说是政治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演讲中,演讲者往往使用各种话语策略和技巧将其意图传达给听众来实现特定的目的。在当代中国尤其如此,中国共产党
石破天惊的记者招待会  2001年5月9日~12日,美国一批前政府高级官员、军官、情报专家、企业界人士、科学家以及UFO“解密计划”组织的负责人和目击者约20余人以“全国记者俱乐部”的名义,在华盛顿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参与人士通过相关网站向全球的数百万网民讲述了他们的亲身经历,要求国会对有关外星人和不明飞行物的观测内情举行听证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记者招待会的声音,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