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德治国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调适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ra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年一月份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过程中,适应市场经济的道德信仰体系尚未完全构建起来,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提出的以德治国的同时应当明确“德”与“治”的涵义,也就是明确以什么样的道德通过何种方式治理国家,以及明确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让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在推行贯彻的过程中做到有矢有的,有的放矢。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德治国有其可能性与必要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与当务之急。 以德治国提出并非空穴来风,它有着浓厚的德治思想传统作为基础,古代的德治思想虽然与现代“以德治国”有着本质差别,但在具体内容中有许多闪光之处值得借鉴;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对道德建设提出了强烈而紧迫的需求,而且由于脱胎于计划经济的中国社会还遗留着一些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的因素,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两者不断冲击与碰撞,导致人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使以德治国推动道德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部分,以德治国要处理好德治与法治的辩证统一关系,走出认识误区。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应当双管齐下、不可偏废,但它们仍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即有协作也有区别,德治是法治实现的道德基础,法治是德治推行的法律保证,在两者同时推进的过程中,即要避免因法废德,也要防止以德代法,明确两者辩证统一关系,走出依治必然导致人治的认识误区。 第三部分,推动以德治国的进程,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们的道德建设应当以现实国情为基础,明确道德建设的层次性与阶段性,不能无限拔高也不应懈怠放松,把先迸性与广泛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有“道德提倡”、“发扬”也有“允许”“改进”,让市场经济社会中每一阶层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德座标,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看到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的拓展,跳出灌输式道德教育的巢就。寻求合理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让人们能实现道德价值上的自我调整与自我超越。
其他文献
<正>旱金莲为旱金莲科多年生蔓性草本花卉,花色有黄、橙红、深红等,气候适合可全年开花,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忌寒(最低气温不
期刊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回顾中西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线索,在具体分析利己与社会整体财富增长是“道德人”的本色、勤劳与节俭是财富积累的首要前提、财富增长与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小规模纳税人也未幸免,金融界和学术界对税务筹划实务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在"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的认识前提下,小规模纳税人如何利用我国增殖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项目节选自乔治亚州立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及女性研究学会成员玛丽安·迈耶斯博士(Marian Meyers)《新闻中的性别、种族与阶层:以美国非裔女性为例》(Africa
文章选取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LPI),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物流绩效做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亚五国与中国物流绩效水平相比差距比较大,中国在物流准时性和物流基础设施
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对于伦理学而言,再停留在简单地谈论全球化声势不可避免或全球化的利弊问题已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伦理学的当务之急是为已在进程中的全球
伴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道德对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可或缺的维系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经济交往中的愈演愈烈的欺骗欺诈行为,已严
目的探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59例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行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22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10年1月微创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微创TLIF组、观察组)随访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