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将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上议程。由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德育工作的失衡以及仁爱教育的缺失等原因,在人际关系、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如:人自身价值观念的歪曲、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生态观念的落后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开始意识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孔子的思想为世界文明尤其是亚洲文明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美国1985年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中,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的“仁爱”思想内涵丰富,包括了爱亲、爱众、仁者的品质(恭宽信敏慧)等。实践仁爱的方法途径则分为:忠恕之道、克己复礼等。随着传统文化的兴盛,尤其是在我国对内实行市场经济,对外加入以美、欧为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对我国的思想观念造成很大的冲击。在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以及高度物质水平的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也开始变得复杂化、多元化,甚至出现了迷茫。人文精神弱化、道德滑坡现象频频出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孔子的“仁爱”思想造就了中国人民注重亲情伦理的特性,是人的真善美的表达。重新认识孔子的“仁爱”思想,挖掘其现代价值,不仅有助于培养个人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对当今社会出现的诚信危机、社会冷漠等现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从孔子的“仁爱”思想对我国当代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的建设以及和谐的自然环境的建设这三方面的促进作用,来阐述“仁爱”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意义。我们应明确我们目前所处的历史时期,扬长避短、去芜存菁,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重新认识其局限性,充分利用合理的部分,在坚定不移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其有所借鉴,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增添一份力量。培养“仁爱”的品质,而后践行“义”的行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亲密、友爱,以此推广,社会也将更加安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