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维生素D控制治疗对肥胖小鼠减肥术后代谢及慢性炎症状态的影响目的:目前关于机体维生素D水平、肥胖与机体炎症状态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十分清楚。本课题旨在通过建立维生素D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进而通过袖状胃切除术(VSG),探讨维生素D对袖状胃切除术后机体代谢以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给予36只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别喂于含维生素D和不含维生素D的标准饲料联合高脂饲料喂养14周,从而建立维生素D缺乏(VDD)以及肥胖小鼠模型,共分为四组:对照组(Ctrl,n=6),维生素D缺乏组(VDD,n=6),高脂饮食组(HFD,n=12)以及高脂饮食+维生素D缺乏组(HFD+VDD,n=12)。与Ctrl组小鼠相比,饮食诱导的肥胖(DIO)小鼠(包括HFD小鼠和HFD+VDD小鼠)的体重显著增加,HFD+VDD小鼠的血浆VD3浓度显著低于HFD小鼠的血浆VD3浓度,DIO小鼠的血糖水平也明显升高,确认肥胖小鼠造模成功。将HFD小鼠和HFD+VDD小鼠再随机分为两组体重匹配组,对其进行VSG手术或Sham手术。术后给予相同饲料继续饲养12周,然后将小鼠处死。所有小鼠每周记录体重,以及食物摄取量。在14周时,经小鼠眼球取血,测定血浆维生素D浓度。处死前一天,经小鼠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糖以及胰岛素浓度,同时进行OGTT试验。处死小鼠后收集血液并测定血液中维生素D、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浓度以及血浆炎症因子LPS、IL-1β、IL-10的分泌。取内脏脂肪称重并切片,进行HE染色。结果:在手术后的前6周,与sham组小鼠相比,HFD组小鼠和HFD+VDD组小鼠的体重减轻情况相似;与sham组小鼠相比,VSG术后小鼠的食物摄入减少,第7周以后所有小鼠食物摄入量基本相似。HFD-VSG组小鼠和HFD+VDD-VSG组小鼠在VSG术后体重均减轻。与对应的sham组小鼠相比,VSG术后小鼠的内脏脂肪重量显著下降(P<0.01),而HFD-VSG组小鼠的内脏脂肪重量较HFD+VDD-VSG组小鼠的内脏脂肪重量进一步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VSG手术显著改善了高脂饮食喂食的小鼠脂肪细胞的肥大及脂肪变性(P<0.05),但这种变化在HFD+VDD组小鼠中不明显。VSG术后小鼠血清甘油三酯、ALT和AST水平均下降,与HFD+VDD-VSG组小鼠相比,HFD-VSG组小鼠的ALT和AST水平进一步降低。在VSG手术之前,HFD组和HFD+VDD组小鼠空腹血糖水平及葡萄糖耐量没有显著差异;VSG术后小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明显下降,糖耐量得到改善,而HFD-VSG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HFD+VDD-VSG组小鼠(P<0.05)。HFD-VSG组小鼠表现出更好的胰岛素抵抗降低以及糖耐量的改善。VSG术后小鼠血浆中LPS、IL-1β水平明显降低,而IL-10水平升高,与HFD-VSG组相比,HFD+VDD-VSG组小鼠回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的改变更加明显。结论:维生素D对于VSG术后代谢紊乱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包括维持体重减轻、减轻胰岛素抵抗、减轻肠道炎症、改善肠道通透性、改善肠道菌群紊乱。这些结果提示,维持血液循环中维生素D的正常浓度对于VSG术后代谢紊乱的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第二部分不同体重指数对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不同体重指数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相关营养状况及炎症指标的差异,探讨不同体重指数对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了 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某大学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110例,其中排除病理结果不完整、低体重指数、合并其他部位手术、既往有恶性肿瘤或化疗病史、既往有胃大部切除手术史的病人,最终将71例病人按照BMI(Body mass index)分为超重组(BMI≥25kg/m2)27例,正常体重组(BMI<25kg/m2)44例,就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清白蛋白值、白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淋巴结获取量、术后病理结果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术中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症的发生情况、肿瘤距肛缘距离、以及腹部手术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体重组手术时间为(247.84±62.96)min,超重组手术时间为(261.29±52.48)min。正常体重组手术中出血量为(87.27±96.84)ml,超重组为(95.55±88.80)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病灶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两组大体标本类型、环周切缘阴性率、肿瘤侵犯肠壁深度、平均肿瘤直径、淋巴结平均数(包括253组淋巴结)、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血清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125、CA19-9、AF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ALB、PA)以及炎症应激相关指标(WBC、NEU%、NEU)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正常体重组的血红蛋白(127.90±13.35)g/L明显低于超重组(135.74±16.99)g/L,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术后两组ALB、PA、HGB明显降低,而WBC、NEU%、NEU明显升高,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应激相关指标(WBC、NEU%、NEU)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ALB、PA、HGB差异明显,正常体重组指标均低于超重组(P<0.05)。正常体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17例(38.63%),超重组为 17 例(62.96%,P<0.05)。结论:通过本回顾性研究发现,对于不同体重指数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正常组患者在术后有更高的血清白蛋白降低的风险,同时超重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红蛋白值都明显高于正常组,因此,对于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需要个体化的考量患者自身情况,从而加速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该研究结果还需要我们在临床上积累更多的数据来加以验证。在腹腔镜技术不断成熟的同时,腰围以及腰臀比等指标的意义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于ERAS,我们则需要更多的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来提供本土化的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