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理人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e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现代化既是中国实现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建国以来,中国政府和学术界一直在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如何处理好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关系。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导致的分散小农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新古典经济学中将规模经济视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受其影响,农业规模经营被视为解决矛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诚然,农业的规模经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资源,提高农业集约化、现代化程度;但是也面临诸多限制,如发展缓慢、潜力有限,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农情,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28亿户农户,其中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1亿户,由此可见,小农户仍然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体。我国的现实背景决定了小农户必须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现代农业不能让小农户掉队,稳定小农户家庭经营这个基本面,才能够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走得稳、走得顺、走得好,也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息息相关。小农户要积极融入现代农业已成为学者研究和现行政策的共识,但是怎样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之间建立纽带和桥梁,成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农业经理人产生是基于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委托代理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又一应用。农业经理人是职业化的农业经营管理群体,从事农业生产组织、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为经营主体谋求最大经济效益并从中获得相应报酬的农业技能人才。农业经理人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得到理论界的认可,围绕农业经理人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农业经理人制度产生的动力机制、影响农业经理人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经理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绩效的影响机制等方面,较少从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视角,探讨农业经理人的带动作用。研究农业经理人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实质是探讨小农户现代化转型生产的动力机制问题。面临着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小农户选择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存在阈值,生产不确定性更是增加了农户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难度。那么引入农业经理人,能否促使农户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转型?如果能,农业经理人又是通过何种路径带动小农户向现代化转型?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选择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紧密相关的小规模稻农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企业家才能理论等,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矛盾性、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融合的可能性、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必要性”问题进行分析,构建“小农户采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经理人带动—小农户采纳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理论分析模型,提出“农业经理人能够促使农户选择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由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促使农户获得更大的产出,从而获得更大效用福利水平”、“资金支持、信息支持、技术支持、销售支持以及人力资本提升支持是农业经理人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具体路径”研究假说。其次,在梳理中国小农户存在的历史逻辑和现实状况、农业经理人发展历史和实践、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政策及现状的基础上,运用814份水稻种植小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选用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控制了可观测因素和不可观测因素造成的偏差,检验农业经理人对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影响,包括对农户采纳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以及对农户福利效用的影响;选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农业经理人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作用路径,揭开农业经理人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黑箱。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农业经理人的带动促进了农户采纳创新生产行为。采纳新品种方面,聘用拥有专业农业知识和市场敏锐嗅觉的农业经理人,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引进新产品,改善农产品质量可能更能得到农户的认可。采用新种植方法方面,农业经理人对市场环境、制度环境、自身需要等方面的敏锐判断,会促进农户采用新种植方法。运用病虫害防治法方面,农业经理人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和频繁接触市场的机会,对信息的把控更加及时、准确、高效,可以对社员进行新技术的指导与培训,会促进农户对先进病虫害防治法的采纳,从而突破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聘用农业经理人将会导致农户采纳新品种、采用新种植方法、运用新型病虫害防治法的概率分别提升88.25%、93.79%和251.71%。(2)农业经理人的带动促进了小农户采纳绿色生产行为。在农业经理人的管理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便于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农业绿色化生产,更易约束农户生产行为。农业经理人基于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外联高校、科研机构等的资源优势,能够更多地对社员农户进行培训,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聘用农业经理人将会导致农户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绿色认证和进行有机认证的概率显著提高96%、86.47%和62.86%,有机肥投入增加50%。(3)农业经理人的带动提升了小农户的福利水平。农业经理人的企业家才能可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激发合作社社员即小农户的劳动活力,从而可以整体提高小农户的经济收入;农业经理人的加入在提升农户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其参与度,进而会较大程度提升农户的主观感受。具体体现在:聘用农业经理人后合作社农户种植水稻的毛收入增加51.14%,每亩净利润增加38.19%,农户的主观幸福感提升45.79%,农户的获得感提升66.62%。(4)农业经理人通过信息支持等路径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信息支持在引入农业经理人和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引入农业经理人有助于解决小农户信息获取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得小农户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取相应的市场和生产经营信息,进而提升其融入现代农业的水平。技术支持在引入农业经理人和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农业经理人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将生产技术传授给小农户,引导农户使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其生产力,进而激励小农户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资金支持在引入农业经理人和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之间具有明显的中介效应。一方面,农业经理人往往具备高水准的管理经验,能够合理降低农业经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金。另一方面,农业经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较广,这有利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入外部资本。进一步地,资金支持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提供了物质基础。销售支持在引入农业经理人和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之间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农业经理人能够帮助小农户打开农产品销售市场,延长农产品产业链,进而帮助小农户参与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人力资本提升在引入农业经理人和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引入农业经理人意味着对农业生产经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农业生产经营在各个环节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进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升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强化影响效果的正面因素、克服影响效果的负面因素的三点对策:统筹人才队伍,提高农业经理人综合素质;完善利益联结,促进农业经理人和小农户的有效融合;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运行,提升农业经理人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构建了农业经理人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家才能理论等,分析农业经理人对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农业经理人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作用机理,构建出符合中国情境的农业经理人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理论框架,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研究提供了新颖的视角。(2)从创新生产、绿色生产、福利提升三个维度构建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量化指标体系。现有大多数文献仅仅用收入度量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结果体现。本文在吸收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构建了衡量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表现形式的综合指标体系。(3)从农业经理人的角度充分考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异质性,开拓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研究。现有文献较少考虑由于治理结构差异导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异质性,大多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同质性对象予以研究。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系统地论述和检验聘用农业经理人的合作社与未聘用农业经理人的合作社在带动小农户融入到现代农业过程中的差异,为深刻理解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过程中,两种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所起到的作用提供线索,并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提供有力指引。
其他文献
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通过对四川5个不同地区植物群落的珙桐种群结构调查后发现,珙桐种群年龄结构均呈现为衰退型,并且种群面临着自然环境不断破坏、人为干扰程度的不断增加和种群自然更新困难等严峻形势。本研究以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天然珙桐群落为研究对象,从种群有性、无性繁殖特性与种群动态变化特征等方面研究种群自然更新特征;从种子结实、种子雨、种子散布、种子库、幼苗更新等方面从纵向系统研究珙桐
学位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作为四川集体林区荒山造林主要树种曾被广泛栽植,但现在普遍存在林内生态小环境分化单一,食物链结构简单,森林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间伐作为最传统的营林措施,能够调控林分密度及径阶结构,促进林下植被生长,从而持续地发挥人工林的综合效益。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是表征植物响应人为干扰过程中根土界面物质循环的敏感指标。明晰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对间伐的初期响应机制,有助于拓宽理
学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也应适应并遵循这一趋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绿色化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渠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措施,也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担当。茶叶既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和茶区经济支柱产业,众多省份均将茶产业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村
学位
过多的养分输入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业生产效益,还会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以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理论、黑箱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将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子系统设为黑箱,基于收集整理的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样点数据、2017年采样分析的土壤样点数据,以及1980-2017年全省耕地面积、施肥量和作物产量等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等
学位
创伤愈合是指机体皮肤等组织由于外在或内在因素造成离断或缺损,需要进行组织再生及功能修复的过程,主要包括炎症期、增生期、重塑期三个阶段。炎症期表现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炎性反应,增生期组织通过成纤维细胞等上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进行肉芽组织修复和再生,重塑期胶原纤维通过合成与分解进行重新排列。目前治疗手段以化学药物为主,大多由于过度抑制炎症反应及过度增生导致瘢痕形成。据《中国药典》记载,五倍子(Rhus ch
学位
土壤有机矿物复合体对土壤有机碳(SOC)的长期保存起着关键作用。有机碳与活性铝和铁矿物结合被认为是通过限制微生物和酶对碳(C)分解而影响有机碳稳定性的重要机制。然而,这些复合体对生物产物(如根分泌物)和土壤性质(如土壤pH值、阳离子)敏感。在高寒山地生态系统中,地形因子导致的微气候和环境因子随季节的剧烈变化会显著改变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矿物复合体的时空分布。本研究以高寒山地土壤
学位
农作物空间变化的本质是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它集中反映了人类对土地进行的农业生产利用的过程。农作物空间的时空演化特征、响应机制是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基础内容。然而农业土地系统庞大复杂,且随着时间推进,其结构、状态等也相应演化,极大地增加了农业土地系统的复杂性和研究难度,把复杂的农业土地系统简化为单一作物土地空间开展研究,有助于揭示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类-自然”综合体的复杂关系,加深对农业土地系统的理解,有
学位
疥螨病是由疥螨(Sarcoptes scabiei)寄生在宿主皮肤内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外寄生虫疾病。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可以作为疫苗候选的蛋白分子,同时具有高保护率的疫苗策略;建立可以诊断疥螨早期感染的诊断方法;建立疥螨过敏原鉴定方法,并鉴定疥螨部分过敏原。本研究扩增并表达了疥螨几丁质酶类蛋白5(SsCLP5)、几丁质酶类蛋白12(SsCLP12)、蛋白酪氨酸激酶(SsPTK)、几丁质结合蛋白1(Ss
学位
土壤氮素状况与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农田活性氮库变化是土壤肥力、环境和健康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微生物是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关键要素,其群落结构及功能演替与农田活性氮组分及其环境效应密切相关。本研究针对快速城市化导致周边农田利用方式转变,土壤氮素变化及其关联功能微生物响应机制尚需深入探讨的现状。以快速城市化的成都市周边农田为例,选取3种土地利用方式(水稻-小麦轮作、水稻-蔬菜轮作和园林地),布设1
学位
花粉的正常发育和成熟决定着水稻结实和产量的高低,而花粉发育后期的淀粉积累是水稻花粉粒成熟的关键过程之一。然而,淀粉在花粉中积累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L型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是一类能够与配体结合且具有激酶活性的蛋白受体,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参与植物抗病防御反应、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反应等。已有研究表明L型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亦参与调控水稻的花粉发育。因此,深入研究水稻L型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的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