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化解群体间矛盾和冲突,一直是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之一。群际接触被认为是降低偏见和促进群际关系最有效的心理学干预策略之一。而群际接触理论的最新发展——想象性群际接触,则是整合近50年来有关群际接触研究和社会认知最新进展的一项干预措施;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对外群的偏见,且在实施过程中,能尽量避免和降低诸如接触机会、焦虑等其它因素对实际接触和拓展接触的制约。本研究选取农民工——这一中国特有群体——作为态度对象,通过两个实验,意图探讨想象性群际接触、先前接触经验对其偏见降低的效用,以及有利效果提升的制约和影响。实验一,采用3×3被试间设计,研究想象性群际接触类型、先前接触的类型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想象性群际接触类型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效应受先前接触类型的影响。先前有消极接触经验的被试,想象性积极接触降低其对农民工的内隐偏见;先前有积极或中性接触经验的被试,想象性积极接触对其偏见的影响不显著。先前有中性接触经验的被试,想象性消极接触增加其对农民工的偏见;先前有积极或消极接触经验的被试,想象性消极接触对其偏见的影响不显著。实验二,采用3×3两因素被试间设计,研究想象性群际积极接触程度、先前接触类型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结果显示:想象性积极接触程度对偏见的效果依赖于先前接触类型。先前为消极接触时,想象性接触程度越高,被试对农民工的偏见越低;先前为中性接触时,想象性无接触组的被试偏见显著高于深度接触组;先前为积极接触时,想象性接触程度对被试的偏见没有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想象性群际接触在实际接触难以实施情境下是一有效和可行举措,并且可以消弭先前实际消极接触的负性影响,从而形成更加公正的态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