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我国实施了股权分置,股权分置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却导致了国家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比重占了绝大多数,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比重太低,限制了后来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我国于2005年启动股权分置改革,逐步实现了“同股同权”,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成了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理论为基础,对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这四个指标作为衡量股权集中度的指标,以反映公司财务效益、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9个指标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深入分析了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随机选取了500家上市公司,通过对这500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证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确实存在整体降低的现象,最终以上海证券交易所股改后股权由绝对集中变为相对集中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试图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找出优化股权集中度的建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能够影响到公司绩效,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曲线相关关系,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曲线相关关系,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从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提高经营绩效,公司必须保持合适的股权集中度和必要的股权制衡度,使大股东能够行使自己的决策权,其他股东能够实施自己的制衡和监督权。国家也需要为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