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绿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骨髓移植和3-甲基胆葸诱癌实验探讨骨髓源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stem cell,BMSC)在上皮组织恶性肿瘤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6周龄、雌性C57BL/6-GFP小鼠为供体,雄性、C57BL/6小鼠为受体建立骨髓移植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鉴定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骨髓移植术后4周于小鼠腺胃挂含有3-甲基胆葸(3-Methylcholanthrene,3-MCA)的线结诱导小鼠胃癌前病变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肿瘤组织是否存在表达GFP及含Y染色体的双阳性细胞。结果1、嵌合体小鼠骨髓细胞FCM检测结果显示移植骨髓四周后骨髓GFP+细胞达94.78%±2.5%。2、12周时80%小鼠出现腺胃部位的粘膜增厚及慢性炎症。20周时16.7%小鼠成功诱导出小鼠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对照组小鼠见局部粘膜增厚,无慢性炎症或胃腺癌前病变。3、对照组小鼠胃腺体未见GFP+细胞表达,仅间质部位可见少量GFP+细胞。实验组小鼠胃腺体可见GFP+细胞,其中不典型增生部位GFP局限性高表达,且同时可检测到Y染色体,间质部位也可见GFP‘细胞。4、肝脏,肾脏及脑实质的血管壁、血管中以及血管周围可见到GFP+细胞。结论1、通过性别交叉骨髓移植成功构建雌雄嵌合体小鼠模型。2、3-MCA挂线法成功诱导小鼠胃部炎症及癌前病变。3、骨髓源干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参与了组织的修复,且部分细胞与胃粘膜细胞发生融合,融合细胞发生了不典型增生。4、骨髓源干细胞参与了不同脏器器官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