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问题一直是人力资本和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将在这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中数量最多、处于最基层的一般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探索一般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理论依据、可能性、方式和途径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首先,在现有人力资本理论和企业理论的基础上,对一般人力资本、企业及企业剩余进行了界定和阐述。(1)一般人力资本是相对于以企业家才能为代表的高级人力资本而言的,是在企业中从事基层管理和操作岗位的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中数量最多、整体素质较低、专用性程度不高、团队特征较缺乏、谈判能力较差的群体。但又因行业、企业的不同而情况各异;(2)企业是指以不完全契约为纽带,由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构成的,以追求合作剩余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性经济组织。其本质属性是生产性与盈利性;(3)企业剩余就是指企业总收入扣除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原材料成本、设备折旧、各种费用、税金、物质资本的利息、人力资本的补偿性收入等之后的企业净收益。企业剩余既不同于剩余价值,也不同于利润。其次,分析了一般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依据,主要解决一般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问题。(1)一般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产权特性及按要素和贡献分配制度是其分享企业剩余的理论依据;(2)一般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和财富的具体创造者、剩余控制权的实际执行者和企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为其分享企业剩余提供了现实基础。第三,阐述了一般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原则、自身价值的计量、分享份额的估算及分享的具体方式和途径。(1)简要介绍了一般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实现方式应遵循的四个原则;(2)重点介绍了一种比较简单的计量方法,借以说明一般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理论在实践上是可以操作的;(3)分货币形式和股权形式介绍了几种分享企业剩余的方式,重点阐述了动态股权制,并在现行体制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试图使其更加符合一般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需要。最后,分析了一般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并对一般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