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商品房限购令政策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楼市泡沫不断显现的背景下出台的,为了控制房价的不断上涨,政府进行了多次调控,却收效甚微。“住房难”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的安定的重要问题。为了遏制过快上涨的房价,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如“国十条”、“国八条”、“国五条”等,商品房限购令便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由于政策涉及的是住宅这样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话题,限购政策一出台,便引起了各方的激烈讨论。各方人士褒贬不一,观点各异。有学者认为限购令既违法又违宪,或者不合法又不合理。因此,从法律运行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和思考,显得尤为必要。在积极倡导建设法治政府的今天,对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将发挥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有关我国商品房限购政策的相关信息,及时了解政府的最新动态以及前人的经验总结,并结合自身掌握的相关法律法理知识,对政府出台的限购令的相关法律问题做了一个梳理。结合限购令出台的时间、背景、目的,认为限购令既有国家宏观调控的特征,有带着市场规制的烙印,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行政权扩张的产物。我国商品房限购令,既不是传统的宏观调控,又与市场规制有别。因此,对其合法性的衡量也应区别两者。通过分析认为,限购令政策的出台是有合法性依据的,但是由于它是新形势下的新产物,对它的合法性衡量标准也应该尽快得到统一,这样才能使政府的权力行使处于法治监督之下,维护法制的统一良性的国家行政权的行使应该是既合法又合理的。尤其是在执行的层面上,如果政策当中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将会使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大打折扣。限购令的出台及其内容在广义上看既有其合法性,又有其合理性,但是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限购令不仅在内容上还是落实到具体操作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限购令的户籍捆绑措施与现今的户籍改革方向相背离;限购令的发布形式效力低;配套措施与相关法律冲突等问题。对此,本文认为应针对限购令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第一、要取消户籍捆绑措施;第二、要从规定中和实践中完善行政机关制定规范的程序;第三、规范市场秩序,发挥司法机关的作用,让不法之徒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