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喷印头的设计及关键工艺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_cs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喷墨打印设备具有制造成本低,制造过程简单、便于操作等优点,其应用范围从传统的办公室、家庭打印延伸到电子制造、生物工程分析、陶瓷器件制备等众多领域。但现有主流的压电式和热气泡式喷墨打印在结构和控制上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为此,本文结合传统静电喷印头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静电喷印头,克服了现有打印方式所存在的缺陷,拓宽其应用领域。论文在对静电喷印原理的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结构单元的理论和有限元分析,以及整体结构的动态仿真,最终得到了优化的静电喷印头结构。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在查阅和分析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硅(上硅层)—硅(振动层)—玻璃三层结构的静电喷印头整体结构方案,其中进液管道布置在上硅层,振动膜片、液腔、喷嘴设计在振动层,固定电极布置在玻璃基底上;●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ANSYS静电与结构耦合仿真,对影响静电喷印头中振动膜变形量大小的各个参数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长6000μm,宽380μm,厚5μm,极板间距为1μm,工作电压为38V的振动膜片特征参数;●针对打印中普遍存在的墨水回流现象,从考察进液管效率的角度,运用理论和有限元仿真工具对影响扩散/收缩管效率的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最终确定了管长300μm,锥角11°,最小截面宽度30μm,管深30μm的进液管道结构;●基于韦伯数介于1到12时,液体破裂属于振动破碎,可用于喷墨打印这一理论基础,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打印过程中结构变形对腔内液体的作用进行流固耦合仿真,得到了振动膜片变形时管嘴与进液端的液体流速情况,并计算得出韦伯数为8.5,验证了该静电喷印头结构的可行性;●结合静电喷印头的结构特点,设计了静电喷印头的制作工艺流程,并对静电喷印头的关键结构—振动层的制作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针对性地研究,最终制作出了厚度为2.5μm的硼硅振动膜。
其他文献
基于功能材料的柔性仿生鱼鳍的研究是当今水下仿生机器人研究的热点之一。机电系统在工作原理、外形和性能等方面都与动物肌肉存在很大区别,尤其是缺乏类似动物“肌腱”的高性能储能元件。因此,本文在利用更接近肌肉驱动特征的智能材料作为驱动源的柔性仿生鱼鳍研究上做了一些探讨性工作。在如何利用新型智能材料作为驱动源研制仿生鱼鳍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和探讨,为仿生水下推进器的发展方向抛砖引玉。首先,根据文献调研和本课题组
120-1空气控制阀是适用于我国重载货运列车的制动控制阀,它由120空气控制阀改进而来,增加常用加速制动作用,提高了常用制动波速,满足了目前我国重载货运列车对制动性能的要求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生物、构造资料、野外露头观察以及钻井资料等,认识了宣汉地区长兴组沉积格局特征。长兴组时期,川东北地区具有“两台—一盆地—一陆棚”的沉积格局。
陶瓷注射成型(ceramic injection molding,CIM)技术是粉末注射成型(powder injection molding,PIM)技术的一个分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先进制造技术,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