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赔偿金作为我国死亡赔偿制度所特有的一个赔偿项目,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而在涉及死亡赔偿金的诸多问题中,最具争议的莫过于对死亡赔偿金性质的界定。由于死亡赔偿金性质的确定直接影响着其赔偿范围、计算方式、分配形式等问题的解决,因而这一问题的澄清也是讨论死亡赔偿金制度时无法避绕的基础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颁布后,由于该法对死亡赔偿金规定的模糊,对死亡赔偿金性质的追问再一次成为学术界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死亡赔偿金性质的探讨,力求在理论上对死亡赔偿金的性质问题予以廓清。并以此为前提,通过解释论的方法,寻求文章中对死亡赔偿金的定性在现有死亡赔偿金制度体系中,更确切地说是在《侵权责任法》体系中的契合性。本文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正文由四章内容组成:第一章是死亡赔偿金制度概述。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首先对死亡赔偿金概念进行了介绍;其次以时间为主线、以《侵权责任法》的颁布为分水岭,对死亡赔偿金制度在我国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的沿革进行了梳理。这样的安排一则为了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死亡赔偿金得到明确,二则使死亡赔偿金这一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和混乱状况能够更为直观地予以呈现,以突显死亡赔偿金性质问题的解决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第二章是死亡赔偿金性质的界定。这一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该部分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学术界在死亡赔偿金性质问题上的主要学说,并通过对这些学说的分析,指出受害人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说所具有的合理性。为了使文章的论证条理更清晰,作者在随后的论证中将死亡赔偿金的性质问题分解为两个小问题逐一进行论证:第一,对“谁”的赔偿;第二,对“什么损害”的赔偿。最终得出结论:死亡赔偿金是对受害人近亲属遭受的精神损害的赔偿。第三章是《侵权责任法》体系内对死亡赔偿金性质的解释。在这一章中,作者通过对《侵权责任法》中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界定有关的第16、17及22条三个主要条款进行解释,寻求前一章中对死亡赔偿金性质的界定在《侵权责任法》框架内契合的可能性。第四章是死亡赔偿金相关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建议。在现有死亡赔偿制度体系内,还存在一些直接或间接地阻碍死亡赔偿金性质的准确界定的因素。故作者在这一部分中,通过对这些与死亡赔偿金性质的界定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力图使死亡赔偿金的精神损害赔偿性质在现有法律规范体系内得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