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和浩特人口的构成主体为“走西口”后裔,并且“西口文化”及汉族移民对呼和浩特城市建设的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西口文化”景观的研究对提升呼和浩特景观多元性和呼和浩特景观的场所认同度有重要意义。如今由于全球化及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和对呼和浩特“西口文化”景观的保护不当,导致大量的“西口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破坏,对“西口文化”的保护与研究迫在眉睫。然而目前对“西口文化”的研究集中在建筑、历史、音乐等领域,有少部分对城市聚落的研究,对“西口文化”景观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少数民族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的呼和浩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却没有充分地应用起来;部分景观的设计存在过度关注视觉元素,忽视当地居民的情感体验与认知体验的现象,导致主体对景观认同度低的问题。西方现象学的发展使得景观研究从方法论层面大量解释性的话语形式转向更偏向民族志的立场,更加强调对个体参与和景观使用者的行为进行直接、详细的分析,着重研究“场所感”、“场所认同(place identity)”以及“景观记忆”。基于现象学的景观研究对诠释文化景观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延续至今,通过现象学视角重新审视呼和浩特景观,对提升当地居民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以“西口文化”为主线,以“西口文化”景观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为目的,通过现象学视角对呼和浩特“西口文化”景观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运用现象学方法分析呼和浩特景观的现状,并通过现象学方法针对呼和浩特景观现存的认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以现象学视角重点研究的记忆层面,将对家乡的认同记忆解构为社会记忆、空间记忆、生活娱乐记忆、环境记忆四个角度,来研究调查呼和浩特栖居者记忆中的“西口文化”。(3)基于现象学叙事,从空间、时间、事件的角度,分析中外相关案例叙事设计方法,进而将研究结果运用到“西口文化”景观的设计研究中。本课题通过现象学挖掘、整理和利用“西口文化”的记忆,总结呼和浩特“西口文化”的叙事方法,进而探讨呼和浩特旅游景观场所性的提升,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探索性特点。是“集文化研究、景观主体的认知、景观叙事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不仅为呼和浩特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新方法,而且也是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