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主妇”角色适应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职主妇”是近年来我国家庭领域内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作为一个群体,“全职主妇”正逐步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范围之内。较长一段时间,国家号召女性参与社会参加工作,对这一群体的存在有意无意做出了一种灰暗处理。随着经济因素的作用逐渐强大,全职主妇体现了多元的性别秩序下的一种选择。对女性自身而言,回归家庭是进步还是倒退,是社会关于女性讨论最多的话题。“全职主妇”作为社会变迁中产生的新现象,讨论多是以考察职业女性的家庭观念为参照,或者从所有女性群体出发来研究女性关于“全职主妇”角色的态度。尚未有专门从全职主妇角色适应视角展开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扩展。对于全职主妇来说,从职业女性转变成家庭主妇,意味着远离社会,献身家庭,意味着平凡劳作,可以说是个人生涯的重大转变,在个人的生活秩序和心理层面都产生重大影响。出于家庭生活的需要,家庭分工里女性更胜任家庭工作,这也造成很多负面印象:女性更适合家庭便不那么适合社会工作;女性在家庭的付出是非正式领域的因此被看作无价值和理所当然。对女性而言,选择成为家庭妇女还是职业女性,得妇女自己选择。而不应该被动选择。相对职业女性而言,全职主妇们社会交往圈缩小,社会活动的减少,经济来源的缺乏,社交活动和评价体系的单一都给女性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其自我评价过低,精神活动减少,女性利益被忽视和牺牲。同样作为现代女性的她们,在新的时代背景和信息技术极大改变生活的今天,会有怎样不同的群体角色特征,理所应当成为社会学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来探讨女性由职业女性到全职主妇的角色转变,她们曾有过怎样的角色期待;环境的改变,带来了角色适应问题,在适应过程中发生不同层面的角色冲突;出现角色适应的三种状态:适应良好,部分(不)适应,角色不适应。笔者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影响适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微观层面:成长环境,教育程度。中观层面:女性价值观;社会政策和法律保护。通过女性视角捕捉“全职主妇”从职业女性到家庭主妇的转变,比较和分析全职主妇和职业女性的角色差异,包括社会交往、评价体系的不同;分析不同个案中全职主妇角色适应过程与角色冲突,展现全职主妇角色适应过程以及产生的问题(角色冲突)对全职主妇角色适应影响因素分析。展现她们内心的细腻、真实感受,能够为婚姻家庭和性别角色研究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其角色适应状况本文并且通过呈现适应过程,分析产生影响的因素,为社会工作实务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最后,从女性自身、社会政策层面提出促进女性个人和家庭和谐的建议。为了解女性真实需求的社会实务工作给予参考,以期有利于在更广泛的领域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在教育最前线的语文教师,在听课学习的时候我不难发现每节课都有“小组合作”这种形式,不分年段的在进行着(包括自己的教学),可是实际上的收益并不理想,教师观念没有完全转变,缺少学法上指导。学生水平的不同,出现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过于依赖、盲从成绩好的同学,有的学生在小组中不会倾听别人的言论,讨论结束后更是不会归纳。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开展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为学生营造平等、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的外语教学中听说教学远远落后于读写教学,很多学生学习的还是“哑巴英语”,即只具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听说能力则很落后。实际上听说能力的滞后也严重影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而且由于高考听力不计入总分,听力教学已经被忽略。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几点看法。  一、了解原因  学生听不懂英语多是以下原因:  (一)语音原因 
俗话就,“文章不厌百回改。” 很多老师也认为:好作文是改出来的!的确,文成于思,精于改。修改必须精雕细刻,如琢如磨如切如磋,不可粗心大意。  作文评改现状:在初中作文评改中,大多教师习惯对学生的每篇作文进行“精耕细作”,从字、词、句、段到眉批、尾批、评语,再到评分等级,满篇圈圈点点,有的时候老师写的甚至比学生多,可谓精批细改,呕心沥血,可收效甚微,学生能看上三分钟就谢天谢地了;至于有的老师对学生作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的分配,涉及我国广大农民的基本权益,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体,是指依法由一定范围的成员组成的,以集
【摘 要】新课程倡导教师要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以及学习渠道的拓展,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情境创设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把有趣、自然、活潑的故事情节,现实、贴切、感悟的生活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观察、体会、练习和欣赏,使情景、人物在活动中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身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