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支持,对其围手术期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胃癌患者选择更加适合的肠外营养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2例围手术期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胃癌患者。其中27例接受丙氨酰谷氨酰胺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35例接受普通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实验组另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20 g/d。分别于术前(手术前1天或术日当天清晨)、术后(手术后第7或第8天清晨)检测患者营养状况: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免疫功能指标(T辅助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等。统计各组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日、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漏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结果经术前肠外营养后,术前实验组较对照组ALB、PAB、TF升高,其中P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 P<0.05)。术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ALB、PAB、TF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3.35,3.57 P<0.05)。二组患者术前的体液免疫功能(Ig A、Ig G、Ig M)和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0,0.84,0.89,1.06,0.17,0.67,0.07 P>0.05)。术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体液免疫功能(Ig A、Ig G、Ig M)和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3.20,2.67,2.44 P<0.05)。实验组在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术后的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46,t=3.76 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 P<0.05)。结论通过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肠外营养支持能改善胃癌患者的营养状态,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围手术期的炎症反应、减少围手术期感染性并发症,从而促进病人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