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明代高武《针灸聚英》书中有言:“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这是“逆针灸”一词首次在文献中被记载。“逆灸”具体含义是指艾灸的预处理,于机体无病、疾病发生前或发展尚未深入之时,利用艾灸的药物和热刺激预先作用于人体相关腧穴,激发经络之气以达到防病保健、疏经通络、驱风散寒等目的。此种方法以"治未病"为主要理论基础,为逆针灸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大量的文献研究证明通过"逆灸"可防治疾病、强身健体,使得机体免疫功能有所改善。现如今,恶性肿瘤发生率逐年上升,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仍以放化疗为主,但随之出现的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下降以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在临床上仍然未有简捷经济的方法。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干预与脾胃相关的腧穴补益后天之本,可促使气血化生以及减轻消化道不适症状。许多研究证明采用艾灸的预处理对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相关疾病均有明显改善作用,而产生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艾灸作用于相关腧穴,刺激并改善经络血流状态、调节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力、刺激机体产生抗损伤细胞因子等因素有关。基于“治未病”以及“调气血,治脾胃”思想,与艾灸的预处理相结合,本实验选择不同时机、不同穴位采用逆灸和艾灸的方法,观察施灸对小鼠外周血象,小鼠血清中EPO、TPO、GM-CSF水平,小鼠体重、小鼠脾脏、胸腺克重,小鼠脾脏以及胸腺指数的影响,同时观察了背俞穴和足三里的效应差异,初步探讨“逆灸”对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运用“治未病”思想结合“调气血,治脾胃”思想观察施灸的不同干预时机、不同穴位对于小鼠外周血象中血细胞数量、血清中TPO、EPO、GM-CSF水平和小鼠体重、小鼠脾脏重量与胸腺重量、小鼠脾脏指数与胸腺指数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灸法的不同介入时机和不同穴位选择提供实验依据,为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外周血象和免疫功能的初步改善提供简单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选用SPF级雄性KM小鼠60只,在清洁级实验室中自由喂养5天,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60%。随后对小鼠进行体重测量,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逆灸足三里组、逆灸脾胃俞组、艾灸足三里组和艾灸脾胃俞组,每组10只,使用苦味酸溶液进行染色编号。在小鼠适应性饲养5天后,即开始进行实验。于实验开始第1天进行第一次采血;实验第2-6天对逆灸足三里组、逆灸脾胃俞组小鼠进行施灸(5天),其余各组进行同期抓取、固定(5天),于实验第7天进行第二次采血;实验第8-10天(3天)对模型组、逆灸组(逆灸足三里组、逆灸脾胃俞组)、艾灸组(艾灸足三里组、艾灸脾胃俞组)小鼠进行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实验第11天进行第三次采血;实验第12-16天对艾灸足三里组、艾灸脾胃俞组小鼠进行施灸(5天),其余各组进行同期抓取、固定(5天),于实验第17天对小鼠称重,进行第四次采血并将小鼠处死,取出脾脏、胸腺。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象中血细胞数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TPO、EPO、GM-CSF水平和测量小鼠体重、小鼠脾脏与胸腺重量、脾脏与胸腺指数指标的变化以观察“逆灸”以及“艾灸”对外周血和免疫功能等的影响。结果1.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1)WBC:应用CTX造模后,除空白组外,WBC明显下降,提示骨髓抑制造模成功。实验第17天,模型组、逆灸组及艾灸组外周血WBC均呈现上升趋势,逆灸组上升趋势高于模型组,其中逆灸足三里组更为突出,艾灸组上升趋势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逆灸组及艾灸组WBC逆灸前与艾灸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灸足三里组与艾灸脾胃俞组相比WBC逆灸前与艾灸后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RBC:实验第17天,RBC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得艾灸足三里组、艾灸脾胃俞组较逆灸足三里组减缓RBC下降趋势的作用显著;与逆灸足三里组相比,艾灸足三里组、艾灸脾胃俞组RBC逆灸前与艾灸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3)HGB:实验第17天,与模型组小鼠进行比较,艾灸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HGB下降趋势,但HGB逆灸前与艾灸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小鼠进行比较,HGB逆灸前与艾灸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逆灸脾胃俞组HGB下降趋势几乎与模型组重合,逆灸足三里组明显低于模型组;(4)PLT:实验第17天,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PLT呈现上升趋势;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及逆灸组PLT上升趋势均明显,但PLT逆灸前与艾灸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逆灸足三里组相比,艾灸足三里组与艾灸脾胃俞组PLT逆灸前与艾灸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1)EPO:实验第17天,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逆灸组、艾灸组EPO水平均下降(P<0.05),逆灸组较艾灸组EPO水平提升(P<0.05),逆灸组与艾灸组选择脾胃俞穴较足三里穴的EPO水平上升(P<0.05);(2)TPO:实验第17天,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逆灸组、艾灸组均出现TPO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艾灸脾胃俞组TPO水平显著下降(P<0.05);(3)GM-CSF:实验第17天,与模型组相比,逆灸脾胃俞组GM-CSF水平下降(P<0.05),艾灸脾胃俞组GM-CSF水平上升(P<0.05);与艾灸组相比,艾灸脾胃俞组GM-CSF水平下降(P<0.05)。3.(1)体重: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逆灸组较艾灸组小鼠体重下降稍明显,需结合小鼠脾脏及胸腺的克重及指数进行分析;(2)脾脏重量:与模型组相比,逆灸足三里组小鼠脾脏克重上升(P<0.05);(3)胸腺重量:与模型组相比,逆灸组和艾灸组小鼠胸腺克重上升(P<0.05);(4)脾脏指数:与模型组相比,逆灸组小鼠脾脏指数均上升,其中逆灸足三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逆灸足三里组相比,逆灸脾胃俞组及艾灸组小鼠脾脏指数均下降(P<0.05);(5)胸腺指数:与模型组相比,逆灸组及艾灸组小鼠胸腺指数均上升(P<0.05);与逆灸足三里组、艾灸足三里组及艾灸脾胃俞组相比,逆灸脾胃俞组小鼠胸腺指数较高(P<0.05)。结论逆灸足三里组较艾灸脾胃俞组促使WBC上升的作用显著,逆灸足三里组较艾灸组促使PLT上升的作用显著;艾灸组较逆灸足三里组减缓RBC、HGB下降的作用显著。艾灸脾胃俞组较模型组TPO水平显著下降,逆灸脾胃俞组EPO水平最高和GM-CSF水平最低,逆灸足三里组的脾脏指数最高,逆灸脾胃俞组的胸腺指数最高。此结论说明进行艾灸的预处理即逆灸会通过影响外周血细胞的数量和血清中的细胞因子调理气血,通过脾脏及胸腺提高免疫功能,减轻骨髓抑制反应,符合中医“治未病”以及“治脾胃,调气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