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媒体时代建筑的互动性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aoji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时间定为以双向交流、无限开放、网络化为特点的后媒体时代。在此背景下讨论了数字信息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在传媒空前强大的社会条件下,大众文化、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建筑学,对建筑设计的观念和方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互动”是一种人与人交流的方式,这种方式融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同时“互动”也是一个技术平台,文学、艺术、商业在和互动技术平台的交叉中发生了本质上的转变1。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互动媒体,它传播的渠道是双向的,信息的传播和反馈可以在同一时空中进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物体的限制,信息技术改变了以前大众传播媒介信息传递的方式,大众不仅作为传播的接受者,也作为信息的生产者,不仅作为真实世界的居住者,也作为虚拟环境的参与者,它改变了社会的文化形态和人们的感知模式。  本文把互动性引入到建筑设计中,探讨后媒体时代信息社会中建筑设计的特点以及建筑的互动性设计方法等。它是如何适应大众新型的工作生活交往方式以及审美方式,以及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大众参与建筑设计的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大众与设计者的交流真正成为双向循环的过程,可以得到较为客观的结果,提高处理信息的效率,提高设计参与的时效性和经济效益。而随着数字技术手段的加强,媒体在建筑创作上表现也越来越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建筑不再局限于表皮的符号化与媒体化,而足更加包容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从真实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从外部形象扩展到内部的空间体验。  文章首先对后媒体时代与互动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行了回顾,接着从设计媒介、建筑表现和建筑空间等方面来阐述后媒体时代下的建筑的设计的转变,进而提出把互动性引入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建筑设计应该是“互动的”,并以此作为研究建筑的互动性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分析建筑设计中“互动”者。根据分析与总结,互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二是体验,三是数字化生成设计。文章提出把互联网与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参与式设计,从而形成互动式设计的观念,使设计活动成为高效的信息循环。  
其他文献
世界范围的人口老龄化使得养老问题逐渐显现。我国是人口大国,加之计划生育的长期执行,人口老龄化发展很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了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住房问题是养老问
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人们一贯关注城市的视觉形象。而城市天际线作为反映城市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对于研究城市天际线的评价和控制的系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建筑技术与材料有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建筑形态逐渐突破了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以崭新的甚至光怪陆离的
现代交通的发展和专业学科的细分使桥梁功能逐渐单一,形式逐渐趋同。文章认为当代建筑师不仅有责任优化桥梁的功能和形态,营造适宜环境的人性化桥梁,而且要挖掘桥梁功能的多重特
人口老龄化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更是在新的纪元里,全人类所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因受到特殊的社会背景及经济状况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人口老龄化的进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博览建筑展示空间正经历着向现代化过渡的重要变革,以参观者(用户)为中心,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参观信息需求,已
近年来,城市滨水区因其优美的自然景色、便利快捷的交通体系、宽敞的开放空间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地区。滨水区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和
农村聚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重要物质文化,也是体现本土风情的精神文化之一。成都平原农村聚落是其传统农耕文化的物质载体,研究农村聚落形态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知度,弘扬地域
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用地紧张而引发的城市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城市中心区出现的问题更加严重,这给区域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地下商业建筑的兴建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
商业综合体是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它整合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其开放、融合的特征也让它成为重要的城市公共活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