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基础建设及建筑行业的日益兴起,由此引发的建筑垃圾问题愈加地严重,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筑垃圾来源于城镇废旧建筑的拆除、改造,以及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导致房屋倒塌产生的,其中包括渣土、废旧的混凝土块、废砖瓦及钢筋等。对于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通常只是运输到郊外进行堆放及掩埋,在其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灰尘污染了空气,同时堆放过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垃圾中包含的有害物质也会对附近的水资源产生影响。相对地,我国的砂石资源面临着严重短缺,在某些地区优质的原生骨料己趋于枯竭。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将废弃的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从而实现再次利用,是节约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绿色城市、绿色经济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十几年来,我国对再生混凝土方面的实验研究愈加全面,对其认识也日益深刻。许多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的试验研究中普遍表明:由建筑垃圾进行筛选,破碎后制备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较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都普遍偏低。因此,如何对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进行改善,如何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最大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纤维能够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并且已经运用到具体的实际工程中。而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绿色纤维材料,具有较好的延性及经济性,是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新选择。针对C35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研究了长度6mm,12mm及20mm的玄武岩纤维在0.15%及0.3%的体积掺量下对粗骨料替代率为50%的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对替代率为50%的再生混凝土有着一定的增强和增韧效果,长度为12mm,掺量为0.3%的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强效果最优。玄武岩纤维对提高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效果明显,长度为12mm,体积掺量为0.15%的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达到最优。图[41]表[8]参[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