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杂粮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稳定的生产力,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保持作物种群多样性和提供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庆阳市地处西部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悠久的农耕文化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为小杂粮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积累了宝贵的生产经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小杂粮生产体系,小杂粮生产具有明显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在庆阳市全境的不同生态区,如山地、原地、坡地、沟沣地、川台地、墚峁地、滩地等均有种植,资源丰富,种类多样,生产区域广,生产比重大,生产效益好,开发利用价值高,是当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长期以来,庆阳市小杂粮处于相对落后的生产状况之下,种植分散、品种老化混杂、产量低而不稳,总面积和总产量年级差异大,丰收年和欠收年无规律可寻,成为制约当地小杂粮生产的主要因素。 庆阳市对小杂粮的产后加工,始于本世纪初,目前经销小杂粮的零售企业有近百家,但加工企业只有5-6家,多停留在中低档生产水平,加工转化率不足20%,且加工规模很小,产品附加值低,综合利用差,科技含量低,以原粮或半成品出售的小杂粮占85%以上,加工的产品绝大多数为初级加工品,产品的深加工基本上还是个空白,这也是制约当地小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庆阳市小杂粮生产历史的科学考察,在总结小杂粮生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小杂粮生产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和全面的论证,并结合案例分析,基本摸清了庆阳市小杂粮生产加工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提出了庆阳市大力发展小杂粮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发展对策。目的在于谋求庆阳市小杂粮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构建满足省内和国内外市场发展需求的小杂粮产品基地,提升小杂粮产业化水平,促进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实现企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地方经济。为地方政府决策和适度调整县域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在调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庆阳市小杂粮产业发展对策是:一是明确发展思路,高度重视小杂粮产业开发。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立优质小杂粮专业化生产基地。在华池、环县的广大山区建立荞麦生产基地,以什社为中心建立董志塬谷子生产基地,在庆阳北部山区建立正茬糜子生产基地、辅助在中南部塬区发展以秋补夏回茬糜子,并因时因地发展不同类型的小杂豆。三是大力加强科研与生产技术指导,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小杂粮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加大产后开发力度,实现小杂粮加工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