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对丘脑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主张是尽可能争取全切除,最大限度地减少肿瘤残留量,获取病理结果,为后续治疗提供基础。Yasargil等提出了针对丘脑枕部病变的后纵裂胼胝体入路,在顶枕部纵裂区,皮层引流静脉汇入后纵裂区域,沿着大脑镰的方向到达胼胝体,通过切口到达丘脑枕部,从而保证视辐射的完整。对于该入路国外已先后有了多次解剖研究,而国内对该区域的解剖及应用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解剖、影像模拟此入路,有助于更好的掌握该入路,提高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第一部分:取成人头颅标本6具,通过解剖研究人矢点前后桥静脉的分布情况及后纵裂入路的骨窗位置选择;通过局部断面解剖了解丘脑枕部及其毗邻结构;了解经后纵裂入路大脑镰旁顶枕叶内侧面沟回解剖结构;测量同侧后纵裂入路外侧方向的暴露范围以期为同侧后纵裂入路提供解剖参考。第二部分:选取120例无颅内异常的头颅MRI正中矢状位头颅核磁共振T2加权序列(少儿组25例,成人组95例),以人字点为参考点,分别设手术方案一和方案二,并在正中矢状位头颅MRI上模拟经后纵裂-胼胝体入路到达丘脑后部的两种手术路径,测量该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第三部分: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应用经同侧经后纵裂入路治疗丘脑枕部肿瘤的7个案例,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了案例的术前评估、术中具体操作、术后切除情况、病理、症状改善等结果。为该入路在丘脑枕部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结果:第一部分:在6具头颅标本中,人矢点与窦汇之间的距离为46.3±3.3mm,人矢点与窦汇之间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数为0,人矢点前方第一条桥静脉注入上矢状窦处距人矢点的距离左侧平均距离为29.7±6.0mm,右侧25.7±9.5mm。丘脑枕部周围有许多重要结构与之密切关联,如基底节、胼胝体、岛叶等结构,可通过同侧经后纵裂入路到达此区域;在本组6具头颅标本、12个半球中,顶枕沟均明确存在且容易辨认,是手术的可靠标志,双侧平均长度为37.2±1.7mm,较顶枕沟相比,作为楔前叶与扣带回峡部分界的顶下沟存在较大的变异,本组中有3个(25%)存在一条可以明确辨认的顶下沟,因而不足以作为后纵裂入路分辨楔前叶和扣带回峡部的解剖标志。在本组12个半球中测量、计算得同侧经后纵裂入路外侧方最大暴露角度平均值分别为经胼胝体入路13.2±3.5°,经扣带回入路25.5±5.8°,经楔前叶入路39.4±6.4°。第二部分:方案一与方案二所得的骨窗位置分别为(少儿组人字点前≤29.89±4.36mm,人字点后≤37.04±3.22;成人组为人字点前≤31.20±7.36,人字点后≤43.05±10.36mm),(少儿组人字点后37.04±3.22mm;成人组人字点后43.05±10.36mm);测量人字点至丘脑后部长度的平均值少儿组为(82.71±3.92)mm,成人组为(87.42±9.24)mm;方案一与方案二所得手术视角分别为(少儿组≤44.56±4.15°,成人组≤55.02±7.42°),(少儿组为24.28±3.25°,成人组为31.33±8.25°)。第三部分:本研究7例患者中,5例全切,2例次全切。出院时,5例患者术前头痛等主要症状得到改善,其中2例(28.6%)分别出现脑积水及意识障碍等并发症,术前症状未改善;1例出现单侧肢体肌力下降;其中5例(71.4%)术后接受了放化疗;5例患者术后复查视野缺损无明显加重;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6例为胶质瘤(其中WHOⅡ级1例,WHOⅢ级1例,WHOⅢ-Ⅳ级2例,WHOⅣ级2例);其中胶质母细胞瘤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另外1例为海绵状血管瘤。 结论:①丘脑枕部周围有许多重要结构与其密切相关,经同侧后纵裂入路为到达丘脑枕部的优势入路之一。人矢点至窦汇之间的镰旁是罕有桥静脉注入的相对“安全区”,适合后纵裂入路设计骨瓣。顶枕沟及胼胝体压部可作为后纵裂入路的解剖参考。在同侧后纵裂入路中,切开镰旁顶枕叶内侧面沟回结构越靠近顶枕叶皮层、越远离胼胝体压部,越有利于外侧方向的暴露,适用于不同大小、生长方式的肿瘤。②利用正常成人及儿童的MRI矢状位图像探讨丘脑后部、胼胝体、人字点等与该入路相关的解剖学结构及相互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更好的掌握该入路,利于临床应用。③同侧经后纵裂入路包括经胼胝体、经扣带回及经楔前叶入路,均经由后侧纵裂进入到达目标,主要优势在于不需切开皮质,避开了视辐射和外侧语言等功能区,并且解剖标志较易辨别,不受侧脑室大小的约束。总体来说,同侧后纵裂入路在本组病例中的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适合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