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位居全球恶性肿瘤之首。肺癌依据病理组织学分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20%)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0%)。EGFR-TKIs分子靶向治疗的问世使存在EGFR敏感型突变的晚期NSCLC的治疗获得了突破性进展。IPASS、OPTIMAL、EURTAC等大型临床研究显示[1-3],EGFR-TKIs在EGFR突变人群有效率可达到58%-83%,中位生存期提高至18个月-30个月。但是,临床上发现同样是EGFR敏感型突变者,接受EGFR-TKIs治疗的疗效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最终均会出现耐药。近年来研究提示,这些现象可能与EGFR基因突变的异质性相关,吴一龙、周清教授在JCO上提出的EGFR突变丰度概念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NSCLC肿瘤组织内存在EGFR突变异质性。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342例NSCLC石蜡包埋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及突变丰度状况,探讨EGFR基因突变及突变丰度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研究目的:探讨分析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及突变丰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个体化靶向治疗及评价预后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收集342例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学确诊为NSCLC患者的石蜡包埋肿瘤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GFR基因突变及突变丰度状况,并分析EGFR基因突变及突变丰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342例NSCLC肿瘤组织中,168例EGFR突变阳性,突变检出率为49.1%。第19号外显子突变71例,突变检出率42.3%,第21号外显子突变86例,突变检出率51.2%。EGFR突变更常见于女性、非吸烟、腺癌(包括BAC)患者,其突变率分别为[(66.0%/35.3%),P<0.01;(62.1%/28.2%),P<0.01;(52.7%/7.4%),P<0.01];而EGFR突变与年龄(P=0.101)、肿瘤分期(Z=-0.992,P=0.32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66例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患者,其中116例存在高丰度突变,高丰度组检出率69.9%;50例存在低丰度突变,低丰度组检出率30.1%。EGFR突变丰度状况与性别(P=0.215)、年龄(P=0.466)、吸烟史(P=0.201)、临床分期(Z=-0.578,P=0.5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在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的优势人群为非吸烟、女性、腺癌(包括BAC)患者。2.肺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丰度与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吸烟史无显著相关性。3.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EGFR基因突变及突变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