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方法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medical Database,CBM)、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发表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方法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对纳入的研究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结局指标包括对穿鞋的影响、足跟残余疼痛、距下关节融合、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踝关节功能评分、Bohler角及返回工作岗位。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3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统计,连续型变量采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统计,两者均给出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卡方检验及I2进行异质性分析,卡方检验P<0.1提示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根据I2定量分析研究间异质性大小。当I2<50%时,提示异质性较低,釆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当I2≥50%时,提示异质性较高,釆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对无法行定量合成的结局指标,则通过描述进行定性评价。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本Meta分析纳入5个研究共738例患者,5个研究均为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与保守方法组治疗后对穿鞋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跟残余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距下关节融合的发生率低于保守方法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保守方法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在踝关节功能评分、Bohler角恢复方面优于保守方法组。结论: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时,应根据不同的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年轻、移位程度较小、软组织条件较好的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优先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于年龄偏大、严重粉碎性骨折、软组织条件较差的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优先考虑保守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