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服务民营化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西方国家政府改革,是对传统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弊端的一种应然回应。中国也于上世纪90年代进行了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已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公共服务民营化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之弊端,但同时由于多元利益主体的引进,也导致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冲突,使社会资源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阻碍了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学术界关于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研究仍显不足。因此,本文的研究无疑既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又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本文主要运用了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等理论,通过比较研究、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对公共服务民营化中利益冲突表现及其原因、治理思路进行了经验研究基础上的规范研究。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引入产生了许多积极效果,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我国有关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这一矛盾和冲突更为尖锐,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消极影响;有效的制度和健全的机制是化解公共服务民营化中利益冲突的必由之路。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提出了化解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中利益冲突的有效路径:完善有关民营化的法律法规以增强利益的规范化保障;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即建立一套信息公开机制、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有效的利益实现机制、完整的监督体系,以有效整合各方利益;合理定位政府角色以加强对民营化改革的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