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法律规制路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f3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借贷平台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互联网金融模式,旨在为资金富余者和资金短缺者提供一个资金融通的平台。截止到2014年,这样的网络借贷平台在中国已达1,575家,成交量已达2,528.00亿元。在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发展的背后,也陆续出现了平台跑路、平台被判非法集资等负面的新闻。对网络借贷平台加强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现已正式确定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网络借贷平台进行监管,具体的监管细则即将出台。但是,目前监管层传递的信号是将网络借贷平台定位为“信息中介”,要求平台不得提供担保,不得持有投资者的资金,不得成为信用中介。而网络借贷平台当前的诸多成功产品已经涉及担保,在一些业务上也扮演着信用中介的角色。“信息中介”的定位无疑会挤压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空间。本文认为,网络借贷合同是理顺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路径的重要抓手,它与股票、债券、票据等一样,既是核心法律关系的证明,又是具体的金融商品。因此,本文从分析网络借贷合同的性质入手,结合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理论划分,提出现有网络借贷合同既有直接融资类的,又有间接融资类的,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应当立足于网络借贷合同本身,避免直接给网络借贷平台“贴标签”,给网络借贷平台留足发展空间,对网络借贷合同进行分类监管。一言以蔽之,本文集中论证的核心观点就是,因为网络借贷合同具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双重属性,因此对于网络借贷平台应当进行分类监管,避免一刀切。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网络借贷平台的兴起背景、当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本文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同时也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说明。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已有研究和运营中的法律困局进行梳理,重点论述了网络借贷平台在理论规范层面可以参照援引的现行法律依据和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在民法、行政法和刑法上的法律困局。第二部分重点指出隐藏在第一部分所提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是网络借贷合同的双重属性:间接融资性和直接融资性。简而言之,一部分网络借贷合同具有传统银行借款、贷款行为的间接融资属性,另一部分网络借贷合同则具有证券的直接融资属性。这种双重属性已经突破了我国当前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划分理论为基础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网络借贷合同双重属性的界定和选择在网络借贷平台规制路径抉择上的反映,并结合美国和日本对网络借贷平台的规制路径,提出对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规制应当采取立足网络借贷合同、分类规制的监管逻辑。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梳理,并对笔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大学生创业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北京是全国高等院校的中心,聚集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著名高校,研究首都大学生创业意
<正>急速变迁和真相扭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通病之一。面对新技术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感,人们渴望在纷纭复杂的社会表象中挖掘更深层次的事实与深意,也渴望在杂乱无
P2P网络融资模式作为新兴的一种民间融资渠道,越来越受到我国社会公众的关注,它为广大手持资金的投资需求者和急需资金的融资需求者提供了满足需求的可能性。众多国内外学者
混凝土结构由于施工不当和外力作用,及其建筑材料性质的影响,造成内部结构的介质隐患。混凝土结构中的介质隐患主要有蜂窝空洞、裂缝和局部不密实。由于这些缺陷,使混凝土结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协调者、管理者和教育者,是距离学生最近、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教师。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合肥六中等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广告投放也在全球普及。点击率(Click-Through-Rate, CTR)预估是互联网广告投放的核心问题,通过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广告系统日志中的数
在工业CT无损检测领域,受限于物体尺寸、形状,扫描条件等因素,常常无法获得完备的投影数据。医学CT检查中,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投影采样数量,降低患者所受辐射,也是一个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从并行机体系结构、计算资源扩展能力到工业界应用模式都在发生显著变化。上述变化为并行计算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研究挑战。其中架构在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与互联网形成巨大网络。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传感器网络,成为了物联网最具发展前景的方向。
自2007年压缩感知理论问世以来,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该理论能通过对信号的稀疏性进行开发,在远小于奈奎斯特(Nyquist)采样速率的要求下通过随机采样获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