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外伤、感染、先天性畸形、恶性肿瘤等所致的骨缺损与骨不连的修复一直是骨科界的难题,传统的修复方法,如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人工合成替代品等,由于存在种种弊端,难以满足临床上修复各种骨缺损的需要。运用组织工程的方法构建骨组织,有希望解决目前临床上骨缺损修复所存在的骨来源问题,并可避免单纯使用生物材料替代骨组织的不足。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支架材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理想的支架材料应该具有三维的空间结构,允许成骨细胞在其中生长并构建骨组织。本实验采用的纳米高分子支架材料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甘油聚合物(LDIG)经聚合反应、超临界抗溶剂结晶技术(SAS)等步骤制备的优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多孔结构。本研究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接种在LDIG支架上,通过裸鼠模型观察其成骨作用,探讨LDIG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1.将新西兰幼兔骨髓基质细胞经分离、体外培养及诱导获得的成骨细胞接种在盘状LDIG支架上复合培养,同时以多孔聚乳酸材料作为对照支架,通过细胞计数、Ⅰ型胶原、碱性磷酸酶活性、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数量及成骨活性。结果显示:成骨细胞在LDIG支架上生长良好,其增殖数量及成骨活性均优于对照组。2.取第三代新西兰兔骨髓源成骨细胞,接种于盘状LDIG支架上,植入裸鼠背部皮下,接种密度为1.75×10~6/ml,同时植入单纯的盘状LDIG支架作为对照。植入4、8、12周后取材,通过大体观察、放射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观察新骨形成情况。结果显示:植入裸鼠体内的成骨细胞-LDIG复合物,在术后4周无新骨形成,术后8周成骨较少,术后12周可见明显新骨形成。阴性对照组术后未发现骨组织形成。结论:1.纳米LDIG材料纳米具有理想的多孔网状结构和良好的骨细胞相容性,可以作为支架材料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骨;2.成骨细胞-LDIG复合物具有异位成骨作用,显示出修复骨缺损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