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组织工程支架复合骨髓源成骨细胞异位成骨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8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外伤、感染、先天性畸形、恶性肿瘤等所致的骨缺损与骨不连的修复一直是骨科界的难题,传统的修复方法,如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人工合成替代品等,由于存在种种弊端,难以满足临床上修复各种骨缺损的需要。运用组织工程的方法构建骨组织,有希望解决目前临床上骨缺损修复所存在的骨来源问题,并可避免单纯使用生物材料替代骨组织的不足。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支架材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理想的支架材料应该具有三维的空间结构,允许成骨细胞在其中生长并构建骨组织。本实验采用的纳米高分子支架材料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甘油聚合物(LDIG)经聚合反应、超临界抗溶剂结晶技术(SAS)等步骤制备的优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多孔结构。本研究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接种在LDIG支架上,通过裸鼠模型观察其成骨作用,探讨LDIG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1.将新西兰幼兔骨髓基质细胞经分离、体外培养及诱导获得的成骨细胞接种在盘状LDIG支架上复合培养,同时以多孔聚乳酸材料作为对照支架,通过细胞计数、Ⅰ型胶原、碱性磷酸酶活性、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数量及成骨活性。结果显示:成骨细胞在LDIG支架上生长良好,其增殖数量及成骨活性均优于对照组。2.取第三代新西兰兔骨髓源成骨细胞,接种于盘状LDIG支架上,植入裸鼠背部皮下,接种密度为1.75×10~6/ml,同时植入单纯的盘状LDIG支架作为对照。植入4、8、12周后取材,通过大体观察、放射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观察新骨形成情况。结果显示:植入裸鼠体内的成骨细胞-LDIG复合物,在术后4周无新骨形成,术后8周成骨较少,术后12周可见明显新骨形成。阴性对照组术后未发现骨组织形成。结论:1.纳米LDIG材料纳米具有理想的多孔网状结构和良好的骨细胞相容性,可以作为支架材料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骨;2.成骨细胞-LDIG复合物具有异位成骨作用,显示出修复骨缺损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以东方百合‘索邦’和‘西伯利亚’鳞片为外植体得到的一代试管小鳞茎为试材,研究0℃冷藏不同时间对试管鳞茎生理指标变化,以及试管鳞茎解除休眠和移栽后生长发育的影响。结
道德与法治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是互动教学,不仅能促进道德与法治在教学中的质量,同时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活动,在整个环节中,利于教师更好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正持续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一切,其中就包括教育教学.此时,高职院校太极拳课程的教师若能用好互联网来开展太极拳课程教学,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必定会事半功
基于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睡眠医学与睡眠研究有助于了解机体的生理机制,揭示睡眠的规律,改善睡眠质量,帮助诊治睡眠障碍和疾患。如何利用现代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从复杂多样的生
中职学生的教育不同于高中学生,德育教育重心也不相同,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主要是为面向社会而做准备.近来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较以前尚好,但是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依然存在很多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奠定写作基础的重要部分.但是当前小学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根据问题探索高效
电阻抗断层成像是一种基于传统CT思想,以人体内部电阻率(电导率)的分布为成像目标的新型医学成像技术。它根据人体内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阻抗的现象,充分利用人体阻抗所携带的丰
高中生物的知识点繁多,体系纵横,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深入学习高中生物知识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发挥思维导图清晰性、便捷性、重要性、逻辑性、多样性等特点,大力提
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具有准确性、简约性、抽象性、符号化等特点.而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