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助力扶贫新方式,这种方式以其产业特色鲜明、联动效应明显等特点,被广泛应用。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旅游特色小镇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贫困地区带动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一环。在对旅游扶贫效果进行评价时,贫困居民的感知往往最为重要,却也最容易被忽略,站在贫困居民的角度,数量众多的旅游特色小镇,是否真正起到了扶贫的效果?贫困居民对发展特色小镇旅游的感知究竟怎样?如何从贫困居民感知角度出发,较为全面地评估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效果?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贫困居民的切实感受,为特色小镇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
本文以贫困居民感知为切入点,对居民感知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区参与理论进行研究,对旅游地居民感知、旅游扶贫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搭建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效果感知的理论模型框架,构建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效果感知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参考成熟测量指标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设计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以洛南玫瑰小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得出实证分析结果并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效果感知与旅游扶贫效应感知、旅游扶贫满意度感知、旅游扶贫参与意愿感知、特色小镇感知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其中旅游扶贫正面效应感知对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效果感知的影响程度最大,旅游扶贫负面效应的影响程度最小。第二,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正面效应感知中,贫困居民对改善人居环境感知最为明显,其次是提高本地知名度、增加居民收入;满意度感知中,贫困居民对政府旅游扶贫补贴的感知最为明显;参与意愿感知中,贫困居民对自主经营旅游接待项目感知最为明显;特色小镇感知中,贫困居民对当地政府的信赖程度感知最为明显。第三,贫困居民对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效应感知显著影响贫困居民的参与意愿,其中特色小镇感知对正面效应感知影响参与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特色小镇感知对负面效应感知影响参与意愿无显著的调节作用。最后,本文从居民感知角度出发,为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效果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对策建议。
本文以贫困居民感知为切入点,对居民感知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区参与理论进行研究,对旅游地居民感知、旅游扶贫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搭建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效果感知的理论模型框架,构建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效果感知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参考成熟测量指标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设计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以洛南玫瑰小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得出实证分析结果并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效果感知与旅游扶贫效应感知、旅游扶贫满意度感知、旅游扶贫参与意愿感知、特色小镇感知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其中旅游扶贫正面效应感知对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效果感知的影响程度最大,旅游扶贫负面效应的影响程度最小。第二,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正面效应感知中,贫困居民对改善人居环境感知最为明显,其次是提高本地知名度、增加居民收入;满意度感知中,贫困居民对政府旅游扶贫补贴的感知最为明显;参与意愿感知中,贫困居民对自主经营旅游接待项目感知最为明显;特色小镇感知中,贫困居民对当地政府的信赖程度感知最为明显。第三,贫困居民对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效应感知显著影响贫困居民的参与意愿,其中特色小镇感知对正面效应感知影响参与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特色小镇感知对负面效应感知影响参与意愿无显著的调节作用。最后,本文从居民感知角度出发,为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效果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