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来源于首都医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辨证规范及诊疗技术整理研究”(编号:SF-2007-Ⅱ-09)。背景:甲亢作为近年来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是内分泌科的研究重点之一。单纯西药治疗甲亢疗程长、副作用大、复发率高,而加入中医药治疗之后可以有效的缩短甲亢病程,减少服抗甲状腺药产生的副反应,降低复发率。传统医学中,病强调的是一个过程,所以可以人为的划分若干时段,证是经验和理论相结合,从外观表现推测内部联系的产物,病证结合只有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才能准确的判断病情,落实治法方药。所以。整理、观察、分析甲亢的病证结合诊疗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目的:通过近年来对甲亢临床研究文献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分期、治法方药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针对证候和应用药物之间的相关性及其规律得到清晰的认识,结合导师治疗甲亢诊疗用药经验,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探索甲亢的病证结合诊疗规律奠定基础。(1).文献评价方法:对近15年的中医药治疗甲亢相关文献进行录入分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文献调研方法,对所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频数、频率法研究中医药治疗甲亢的病证结合规律。结果:甲亢病因责之内外两端:内因为情志内伤,外因为水土失宜;病机以禀赋不足,肝郁气滞累及五脏为患;临床分型经整理可分为阴虚火旺(69.4%)气阴两虚(22.9%)、阴阳两虚(6.9%)三型,并可分前、中、后三期;其治法对应为:滋阴潜阳法、益气养阴法和阴阳并补法。在改善甲亢症状的单味中药研究进展方面,含碘中药中,介藻类如海藻、昆布、牡蛎为富碘中药;性味苦寒的理气药如香附为含碘量较少的富碘药;诸如夏枯草、玄参一类清火药则属含碘量较少的一般含碘药。瓜蒌、茯苓、白芍药、川芎、牡蛎、丹参、白蒺藜,钩藤,珍珠母均可改善突眼;瓜蒌、川芎、当归、赤芍、郁金、半夏、海藻,山慈菇,蒲公英、生牡蛎,白芥子,黄药子,莪术,三棱可改善瘿肿;人参、三七、苦参、山楂、酸枣仁、玄参、百合、远志、磁石可缓解心悸;黄芪、五味子可改善怕热多汗;牡蛎、柴胡、郁金、栀子可缓解急躁。在改善指标的单味中药中,肉桂、龟甲、黄芪、生地黄、白芥子、穿山龙可以改善甲功指标;白芍、当归、黄芪、甘草、紫草、五味子、垂盆草、水飞蓟可以降低转氨酶;人参、黄芪、土党参、女贞子、鸡血藤、枸杞、补骨脂、仙人掌、苦参、胎盘血、冬虫夏草、麦冬可以升高白细胞。(2).经验整理方法:对近年来倪青教授临床治疗的甲亢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集其病证结合诊疗方法的相关信息,以期探析倪青教授辨证诊治甲亢的学术经验。结果:在倪青教授临床诊治过程中收集到的207例甲亢病例里,患者共出现60余种临床症状,其中临床症状出现次数较多的分别是心悸心慌128次(61.8%)、倦怠乏力104次(50.2%)、怕热多汗100次(48.3%)、眼胀眼涩92次(44.4%)、失眠多梦87次(42%)、便频便溏81次(39.1%)、急躁易怒70次(33.8%)。对倪教授临床治疗甲亢的方法进行统计,出现频率最高的治法为滋阴潜阳183次(88.4%),而后依次分别是:祛痰散结82次(39.6%)、益气养阴67次(32.4%)、疏肝健脾39次(18.8%)、养心安神22次(10.6%)。倪青教授临床使用中药多达200余种,超过半数几率会用到的中药共8种,其中夜交藤(86.0%)、生地(80.2%)、五味子(77.3%)、地骨皮(67.6%)、玄参(67.6%)、浙贝母(66.7%)、山慈菇(65.2%)黄药子(64.3%)。倪青教授认为初期多为阴虚阳亢,治法当选滋阴潜阳,验方滋阴潜阳甲亢方(玄参15g,生地黄15g,土贝母30g,地骨皮30g,首乌藤60g,山慈菇15g,黄药子6g,醋五味子10g);中期则为气阴两虚,治法选用益气养阴法,验方参芪地黄汤(太子参15g,生黄芪15g,生地黄15g,山药10g,牡丹皮10g,山萸肉10g,益母草30g,茯苓20g,泽泻10g,马鞭草30g);后期多为阴阳两虚,治法为阴阳并补,验方温阳健脾方(党参15g,炒苍术15g,炒白术15g,盐补骨脂15g,猪苓30g,茯苓30g,泽兰10g,泽泻10g,狗脊10g,杜仲15g,川牛膝10g,盐车前子(包)30g,白鲜皮30g,桑寄生30g,杜仲15g,益智仁30g)。突眼加鸡血藤、夜交藤、川牛膝、川芎;瘿肿加浙贝母、丹参、鳖甲、龟板、瓜蒌、赤芍、半夏、山慈菇;心悸加生龙骨、生牡蛎、生磁石、制远志、玄参、百合;胸闷加柴胡、郁金、制香附、青皮;怕热多汗加五味子、黄芪、浮小麦、太子参;急躁易怒加夏枯草、丹皮、栀子、郁金、柴胡;震颤加白芍、决明子、白蒺藜、钩藤、蝉衣、僵蚕、牡蛎、木瓜;消瘦加石膏、知母、黄连、石斛、何首乌、川牛膝;失眠加酸枣仁、柏子仁、牡蛎、夜交藤、合欢皮;乏力加黄芪、党参、甘草、太子参;大便频加山药、茯苓、泽泻、薏苡仁;口干加天花粉、麦冬、五味子;口苦加龙胆草、黄芩;改善甲功加黄芪、生地、肉桂;降低转氨酶加垂盆草、当归、白芍、黄芪、五味子;升高白细胞加黄芪、女贞子、党参、五味子。(3).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2年4月期间于倪青教授门诊就诊的207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相关标准,做出中医及西医诊断,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207例临床甲亢患者中,男38例,女169例,年龄18-65岁(平均38岁),病程2个月至1年半不等;出现的症状中,怕热、少寐多梦、心悸、汗多、震颤分别排在前5位,而浮肿和健忘相对来说出现频率较低。甲亢宁胶囊联合西药的治疗过程中,对心悸、烦躁、消瘦、震颤缓解较快,15天内基本显效,而所有除颈肿、眼胀的症状也均在3-6个月之内得到明显改善。服药15天内患者甲功指标均现大幅好转势头,在服药1月后,TSH及FT3、FT4均大体稳定在正常值范围内;甲亢宁胶囊治疗进行一月内,重度甲状腺肿的患者症状改善都不明显,轻、中度甲状腺肿的患者症状稍有改善,而治疗3-6个月之后,甲状腺肿大均有明显的改善,跟踪定期随访3-9个月,甲状腺肿大未见复发。甲亢宁胶囊治疗207例甲亢患者的6个月内共减轻甲状腺Ⅲ°肿大者14例,缓解甲状腺Ⅱ。肿大者48例,缓解甲状腺Ⅰ°肿大者66例。总有效率:15天内4.5%,1个月内12.2%,3个月内24.4%,6个月内41.0%。甲亢宁胶囊针对器质性眼部病变如眼球突出,眼睑肿胀,巩膜暴露和睑裂增大均有较好的疗效,而对于眼部伴有神经性病变的甲亢相关眼病则疗效相对较保守。3月后症状缓解16例,中度突眼10例,3月后缓解9例,重度突眼4例,6月后缓解2例。甲亢宁胶囊在治疗207例甲亢患者服用西药所得的肝功能及血象异常过程中,ALT及AST在服药15日内即有大幅下降,其后6月内一直维持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对WBC及HB的升高作用也起效迅速,维持效果较好。指标正常后随访6月未复发。结论:运用病证结合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甲亢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