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系统的运行存在一定的惯性,并通常在周期性波动中发展。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较多,由此导致经济波动非常复杂。为了能够较为准确地监测和预报经济运行,需要建立一个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利用一系列经济指标建立起宏观经济“晴雨表”和“报警器”。经济景气监测机制自19世纪末提出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指标的选取、预处理、预警指数的最终合成,结构有序,能够有效的体现出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本文通过对于经济景气监测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的一系列阐述与比较,选择出了适用于贵州省省情的经济景气监测方法,结合近期经济数据对贵州省经济的运行情况作出自己的判断。本文通过选定的CI指数方法,对贵州省实际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将具体经济指标处理后分为了先行、同步、滞后指标。研究发现先行指标以价格指数为主导,包含的均为价格指数变量;同步指标以社会生产为主导,包含的为生产与收入方面的变量;滞后指标以支出为指导,包含的是消费方面的变量。之后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ECM模型等方法对于经济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分析认为贵州省的价格指数的变动有超前于其社会生产方的影响作用,价格代表了省外对于贵州省内的资源的需求,贵州省价格指数尤其是原材料价格指数的变化能够代表全国的工业对于贵州省以矿产、能源为代表的贵州资源的需求,进而影响到贵州省的社会生产水平。而且贵州省的价格指数对于其生产来说是外生变量,不受贵州省的社会生产的影响,并先行与贵州省社会生产且对其有长期的引导作用。在对指标进行分析滞后,用CI指数合成方法得到先行、同步、滞后指数,使用ARIMA模型对先行、同步、滞后指数进行拟合与预测分析。分析认为在金融危机之后,贵州省市场表现出了一定的疲软态势,但是2008年底以来一系列积极政策是具有显著成效的。文章在最后对于CI指数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并对贵州省的经济政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