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茶经》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npi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陆羽的《茶经》不仅是公认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而且是一部杰出的散文著作,其语言文字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体现了很强的文学性。《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通志·艺文略·食货类》、《宋史·艺文志·农家类》、《太平广记》、《直斋书录解题·杂艺类》、《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等古籍上都有记录。如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农家类》:“《茶经》3卷,右唐陆羽鸿渐撰,载产茶之地、造、作、器具、古今故事,分十门。”清代陆心源《皕宋楼藏印》(卷53)、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卷40)均载:“《茶经》3卷,宋刊本,竟陵陆羽撰。”《茶经》的问世,对当时和后世中外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陆羽之后,茶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论文主要分析陆羽《茶经》在历代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了解《茶经》在国内外的影响,进一步说明其在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促进作用。文章正文从五个方面展开:陆羽《茶经》的成书、《茶经》的传播背景与传播过程、《茶经》的传播方式、《茶经》在国外的传播与接受、《茶经》受众的接受。第一部分侧重于对陆羽《茶经》进行分析。这部分分列三个小节:《茶经》的成书过程、《茶经》的主要内容、《茶经》的影响及地位,内容上层层递进,让读者更好的了解《茶经》这部茶学著作。第二部分着重分析《茶经》传播的社会背景及其传播过程,介绍《茶经》的早期传播,并从唐宋、元明清、近现代等时间领域探析《茶经》的版本流传。由此说明陆羽《茶经》在历朝历代极具影响。第三部分则具体分析《茶经》的传播方式,如诗词咏唱、绘画、续书、评论、翻译等。第四部分深入分析陆羽《茶经》在国外的传播与接受,并研究了《茶经》的翻译传播问题。第五部分主要研究《茶经》受众的接受视角和接受行为特点。最后,结语部分简要概括本文内容并做出补充说明。
其他文献
<正>研究是所有社工一项至关重要的工具。当我们进入社会工作专业学习,就应该开始慢慢学习成为一名研究者。本文从一名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以及她的教授的视角出发,探讨专业实习
期刊
左联成立时,"筹备小组"的成员大都有留学日本的经历,他们参考了日本"纳普"的纲领,翻译了大量日本左翼文艺理论及作品。左联盟员与"纳普"成员之间保持人际交往,文化交流的态势
以客户为中心时代的到来,使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变得日益重要。管理思想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清楚的意识到客户资源才是企业经营最关键的资产之一,重视顾客需求,创造满足顾客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科研方法,结合实际就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中面临的心理障碍展开论述,分析其特点、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高校体育教育顺利的开展提供借鉴
陆人龙与陆云龙是晚明著名的出版商人,也是当时社会底层文人的代表,由于身份、地位的限制,创作和出版事业成为陆氏兄弟表达自己思想的独特形式。《型世言》创作于明清易代之
该论文在分析既有采暖居住建筑的现状基础上,找出寒冷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寒冷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类似张家口市的寒冷地区既有
应急物资在应急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如何科学整合应急物资需方与供方的信息、实现应急物资市场化运作是有效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前提。基于信息网络、以市场化为背景的应急服
<正> 中国似乎自古以来就不乏典型:从《三字经》中的孟母、孔融到“二十四孝”里的黄香、吴孟,可谓“江山代有‘典型’出”。然而作为我国新闻体裁的一个特殊品种,典型报道还
描述女性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并从遗传、生理、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女性抑郁症的影响因素。
混合性胶质瘤中最常见的是混合少突胶质星形细胞瘤,本文对1960~1982年经单纯手术切除(5例)和术后加放射治疗(66例)共71例幕上混合少突胶质星形细胞瘤病人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