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成型过程中硫的形态变化及扩散机理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酸钠是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澄清剂,但其很难完全分解,进入锡槽后,玻璃中残余的硫酸盐在还原气氛下还原为硫化物,可能造成玻璃缺陷和锡耗的产生。为解决硫污染的危害,提高我们对浮法玻璃成型过程中多相体系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需要研究硫在成型过程中价态变化和其扩散机理。本文利用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光谱研究玻璃中硫价态的变化,利用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研究硫以及其他离子在玻璃中含量的分布,分析硫在成型过程中的扩散机制。研究发现,熔化过程中玻璃中硫的主要存在形式为S6+,残余的S4+可以忽略不计;进入锡槽后,由于氢气和锡液的还原作用,玻璃表面的硫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少量S2-,但主要还是以S6+的形式存在;S2-在锡槽温度650℃时开始出现,750℃含量最大,在硫的K边XANES光谱上表现为2476.3eV左右的宽峰和2473.7eV处较尖锐的峰,随着温度的增加,玻璃中的S2-含量开始降低,硫化物开始变得不稳定,逐渐离开玻璃。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首次确定了锡槽中的玻璃表面存在Sn-S键(2468.8eV与2473.1eV之间的肩峰)和Si-S键(2473.7eV处的尖峰),当玻璃中存在一定量的铁(镍)时玻璃表面会出现Fe-S键(Ni-S键),吸收峰位于2469.5eV(2469.8eV)处,随着铁(镍)含量的增加,Fe-S键(Ni-S键)逐渐替代Si-S键。通过对玻璃表面硫扩散的理论假设,本文提出四种S6+和S2-分布的数学模型,并根据SIMS测得的玻璃上下表面硫的含量分布对模型进行验证,发现S2-的含量在计算硫的扩散时不可忽略,Erf数学模型最符合实际S6+和S2-的含量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玻璃下表面硫的扩散系数大于上表面。根据玻璃中阳离子含量的测试结果,本文原创性地构建了浮法玻璃上下表面还原层模型:将浮法玻璃上表面的还原层分为富硅层、富碱土金属层、富碱金属层三层;下表面还原层分为:富锡层、富碱土金属层、富碱金属层,另外还发现还原层的厚度与阴离子S2-的厚度相符合。另外还发现含铁的钠钙硅玻璃在空气和还原气氛下热处理后表面都形成辉石类晶体,但其形貌并不相同,由此可以推断含铁的辉石类晶体的来源:针状晶体来源于于锡槽,树枝状来源于熔窑的可能性比较大;锡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可以减少渗锡量,但会降低玻璃的透过率,还可能在下表面产生的类“十字形”玻璃缺陷,其形成与锡液中形成Fe2O3晶体有关。
其他文献
介质压力是电力生产行业中一种重要的热工参数,处于热工参数检测与控制系统最前端的感测技术的发展,自然倍受电力行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电力行业中正在应用的几种压力(P)或差
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有限,越开采越少,因为石油是动植物在地下埋藏千百万年后才形成的,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科学家们提出:既然远古植物可以变成石油,那么从今天的植物里可
期刊
目的:恶性嗜铬细胞瘤(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mPCC)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预后差,本研究旨在寻找并评估新的可能的治疗mPCC的靶点和策略。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热
翻译策略主要有归化与异化两种,许多因素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其中翻译目的和文本类型是主要因素。本文以文本类型理论与翻译目的论为指南,结合《红楼梦》与其两个译本
美国学者罗兰·罗伯森指出,“全球资本主义既促进文化同质性,又促进文化异质性,而且既受到文化同质性制约,又受到文化异质性制约。”当今世界,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而地方化的
随着社会文化思想的不断丰富与传播,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生与发展也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内涵中积淀着一个民族全部的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在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
文章主要探讨了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问题。
目的头颈部肿瘤与PTEN基因的关系国外虽已有报道,但结论并不一致,本文通过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PTEN基因突变的筛查及分析,力求发现PTEN基因突变与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
<正>2007年是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改革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形势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研究出现了许多鲜明而独特的内涵。自从1942年正式设立"班主任"这一岗位以来,我
本文以河南省郑州市荥阳薛村遗址和新郑多处遗址汉、唐、宋墓葬出土的人骨遗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性别组成、年龄结构、身高发育程度、骨骼病理创伤、人种特征等问题,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