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鹰嘴骨折的内固定物研制与力学测试

来源 :泸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a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尺骨鹰嘴骨折为创伤骨科常见病之一,因其解剖位置表浅,易受外力损伤,多致尺骨鹰嘴中部及基底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范畴,复位、固定困难,易出现畸形,手术难度较大,治疗要求高,其重点在于术后能够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肘关节的活动功能,避免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对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及研究不断深入,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及术后能够早期功能锻炼,对治疗肘关节的意义重大。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尺骨鹰嘴髓内钉,将其固定于模型上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了解其各项性能参数,再与克氏针张力带、AO解剖钢板进行力学比较。方法:15对防腐处理人尺骨标本(均含有肱三头肌腱),经X光测试排除畸形,严重骨质疏松等病理情况,然后随机分成三组(A、B、C),每组有5对配对尺骨,每组均进行骨密度检测,并对其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每组骨密度差异是否对实验造成影响。标准化截骨,建立尺骨鹰嘴斜型骨折模型,分别使用张力带钢丝、AO解剖钢板及新设计的尺骨鹰嘴髓内钉对骨折模型进行固定,并在骨折两端做标记,然后进行连续的动态加载试验,一个周期内的测试程序:肘关节从0~100°改变,肱三头肌腱拉力从30~200N变化,肘关节屈伸一次为一个周期。经过10、100、200、400周期循环加载后,分别测量骨折移位的距离,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中定量资料使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①循环加载10周期后测量:A组(张力带钢丝组)骨折移位的距离0.33±0.02mm;B组(解剖钢板组)骨折间移位的距离0.32±0.02mm;C组(实验研制的交锁髓内钉)骨折间移位的距离0.32±0.02mm,C组与A组、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循环加载100周期后测量:A组骨折间移位的距离1.12±0.05mm;B组骨折间移位的距离1.05±0.03mm;C组骨折间移位的距离1.00±0.04mm,C组与A组、B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③循环加载200周期后测量:A组骨折间移位的距离1.64±0.04mm;B组骨折间移位的距离1.60±0.07mm;C组骨折间移位的距离1.51±0.05mm,C组与A组、B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④循环加载400周期后测量:A组骨折移位的距离2.02±0.07mm;B组骨折间移位的距离1.75±0.06mm;C组骨折间移位的距离1.65±0.06mm,C组与A组、B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连续动态加载应力下,新设计的髓内钉系统在固定尺骨鹰嘴骨折中,固定牢靠,具有较好的抗压缩、抗旋转能力,生物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张力带钢丝及AO解剖钢板,显示出示更高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对颈动脉狭窄造成的阻塞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术后相关临床症状影响,探讨CEA对颈动脉狭窄造成的阻塞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21世纪是全球经济大发展的世纪,但人类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当全球面临严重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时,人类迫于现实与未来的
目的:观察肺泡征募策略对体外循环患者肺换气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行体外循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8例择期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
目的分析手术室动态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及手术室动态条件下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手术室动态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4月北
研究目的通过对Wallis系统与X-stop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腰椎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探讨这两种棘突间撑开非融合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异同,为临床正确选择应用
2001~2005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11座西汉帝陵中的8座进行了钻探调查,基本查清了帝陵、后陵、陪葬墓、陵邑围墙的分布情况。书中还收录了前人对西汉帝陵的考古和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反复强调要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确保海外重大项目和人员机构安全。近年来,欧盟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对中国企业的限制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正广泛的应用于机械、矿业、印刷以及制造业中,但是在制药行业中尤其是中药制药行业中均不同程度存在生产工艺落后、生产力低下的状况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为不孕不育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但一些男性患者在取卵日由于取精环境或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阴茎无法勃起或勃起不坚而突发取精困难,严重影响了辅助生殖的治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文论风起云涌,并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拓展了翻译研究的空间。在诸多西方文论中,接受美学和翻译研究的关系非常紧密。将接受美学的主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