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Wallis系统与X-stop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腰椎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探讨这两种棘突间撑开非融合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异同,为临床正确选择应用非融合技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搜集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来自2008年10月~2012年9月的40例L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Wallis组为病变节段减压后采用Wallis系统棘突间非融合固定,X-stop组为病变节段减压后采用X-stop系统棘突间非融合固定。平均1年以上随访时间。分别进行测量两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通过对比术前及术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应用影像学检查分别测量L4/5节段椎间盘后高度(PDH)和活动范围(ROM),并进行术前与术后的比较。研究结果Wallis组:手术时间81.0±17.2min,植入时间19.8±6.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0.0±49.6ml,平均随访时间14.5月;X-stop组:手术时间80.0±17.4min,植入时间16.0±4.9min,术中出血量115.0±40.5ml,平均随访时间14.0月。X-stop组系统植入时间小于Wallis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Wallis组术前及术后3月、术后1年随访的JOA评分分别为14.6±2.7、24.9±1.5、26.2±1.1,VAS评分分别为8.0±1.1、2.7±1.0、2.4±0.8,ODI评分分别为43.3±2.9、22.3±2.1、20.4±2.2;X-stop组术前及术后3月、术后1年随访的JOA评分分别为14.5±2.8、25.0±1.7、26.2±1.3,VAS评分分别为7.7±1.0、2.7±0.9、2.4±0.9,ODI评分分别为43.0±3.3、22.2±1.8、20.5±2.5。两组治疗效果基本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Wallis组术前及术后3月、术后1年随访的L4/5节段PDH(mm)值分别为9.7±0.5、11.3±0.3、10.6±0.3;X-stop组术前及术后3月、术后1年随访的L4/5节段PDH(mm)值分别为9.8±0.8、11.2±0.3、10.5±0.4。组内对比:两组术后3月、术后1年PDH值较术前均有所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年PDH值均较术后3月有所减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Wallis组与X-stop组术后3月、术后1年PDH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Wallis组术前及术后3月、术后1年随访的L4/5节段ROM(°)值分别为9.4±1.3、5.5±0.6、5.7±0.8;X-stop组术前及术后3月、术后1年随访的L4/5节段ROM(°)值分别为9.4±1.2、7.5±0.7、7.6±0.7。组内对比:两组术后3月、术后1年ROM(°)值较术前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与术后3月ROM(°)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X-stop组术后3月、术后1年ROM(°)值均大于Wallis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Wallis系统较X-stop系统更能有效限制固定节段的屈伸活动度。研究结论通过对Wallis系统与X-stop系统的对比研究,了解了两者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的短期临床疗效;发现了两者均为安全性高、操作简单、风险小的非融合固定术式;通过手术操作的对比,对机体原有结构的创伤方面,X-stop系统优于Wallis系统;发现了Wallis系统可以限制腰椎的过度屈伸,X-stop系统仅能限制腰椎的过度后伸,在屈伸活动度方面Wallis系统优于X-stop系统。总而言之,通过对Wallis系统与X-stop系统两种非融合固定技术优缺点的对比,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融合固定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