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国际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显示度及华人高产现象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iao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科技发展已越来越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传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整合而形成新的研究领域或学科。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称为数据挖掘(DM)的新研究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是一种由统计学、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库以及高性能并行计算等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新研究领域。数据挖掘已在经济、商业、金融、天文等行业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在国际上也掀起了一股空前的研究热潮。 本文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国际与中国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论文和引文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国际与中国在数据挖掘研究领域发展的概貌和特点,以及论文产出绩效和学术影响力。使我们对中国在国际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显示度及华人高产现象有了一个较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数据来源于美国ISI公司的Web Of Science(WOS)数据平台。ISI译名为科学情报研究所,由美国人E.Garfield创立。WOS数据平台是当今世界上最权威、最受科学家信赖和支持的数据平台之一。本论文选用WOS数据平台中的三个数据库进行共同检索。这三个数据库分别是SCI-E、SSCI和A&HCI。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在国际上排名第二,充分显示了中国在国际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但是中国与发文量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较大。中国对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始于1995年,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2002年以后中国的论文增长态势明显强于国际的增长态势。 第二,在国际数据挖掘研究领域发文量居前20位的机构中,有7家中国(包括香港、台湾)机构,排名第二。显示了中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国际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但是中国数据挖掘研究领域发文量居前20位的机构中没有公司,对比国际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情况,这是不同之处。 第三,中国数据挖掘研究领域论文被同行或其他领域科学家所引用的状况,远远落后国际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总体水平。中国数据挖掘研究领域要得到国际同行或其他领域科学家的认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做非常艰苦的努力。 第四,总体看来,发表引用中国数据挖掘研究领域论文的文献数量居前10位的刊物的影响因子远小于国际水平。这说明中国数据挖掘研究领域论文的国际认同度有待提高。从中国数据挖掘研究领域引文发文量居前20位的机构所属的国家(地区)看,有13家属于中国(包括香港、台湾)。这说明中国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成果得到了中国国内同行的认同,而没有广泛的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 第五,国际数据挖掘研究领域前21位高产著者中有华人著者10人,其中有4位中国(包括香港、台湾)著者。华人著者在国际数据挖掘研究领域有着突出的科研能力、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法律论证理论的研究在国外流行起来。在我国,法律论证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入,其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法律论证研究者由两类学者组成,其一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革之子”、一个在现代性的审美语境中成长起来的电影导演,陈凯歌一直在用他独特的镜头语言表述着他对民族文化的思考与诉求。不同于其它第五代
钱锺书作为我国20世纪的学术大师之一,其《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著作皆是现当代的学术典范之作。而学者对其毕生的文学创作及学术思想成果的研究,已形成一门“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人的生存状态,形成了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我们称之为“网络虚拟社会”。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一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