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及肝硬化中医证型与HCV-RNA、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慢性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各个证型在HCV-RNA、肝功能等指标之间的差异,为临床辨证治疗丙型肝炎提供客观化、量化指标。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符合慢性丙型肝炎及丙肝肝硬化纳入标准病例 300 例。制定调查表,记录查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舌象、脉象、HCV-RNA 定量、肝功能、肝脏彩超检查等。采取1名中医主治医师及1名消化科研究生背靠背的方法对其进行辨证分型。运用 SPSS19.0 统计软件,采用统计描述、x 2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191 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例中,证型出现的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肝郁脾虚 102 例(53.4%)、肝郁气滞 42 例(22.1%)、肝胆湿热 18 例(9.6%)、肝肾阴虚 16 例(8.4%)、湿邪困脾 11 例(5.6%)、肝郁血瘀 2 例(1.1%)。 由于肝郁血瘀仅为 2例, 在统计分析中未予分析。   109 例丙肝肝硬化病例中,证型出现的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肝气郁结 33 例(30.3%)、水湿内阻 23 例(21.1%)、湿热内蕴 21 例(19.3%)、肝肾阴虚 16 例(14.7%)、血瘀证 11 例(10.1%)、脾肾阳虚 5 例(4.5%)。 由于脾肾阳虚仅为 5例,在统计分析中未予分析。   2 中医证型与性别的关系   慢性丙型肝炎病例中,男性84例,占43.9%,女性107例,占56.1%。经x 2检验,不同性别在各证候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肝胆湿热证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湿邪困脾证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   丙肝肝硬化病例中,男性 55 例,占 50.5%,女性 54 例,占 49.5%。经x 2检验,不同性别在各证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血瘀证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肝气郁结证、脾虚湿盛证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   3 中医证型与病程的关系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病程,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F=9.61,P<0.05)。其中肝肾阴虚证病程最长,湿邪困脾证其次;肝郁气滞证病程最短,肝胆湿热证其次。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的病程,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7,P>0.05)。肝肾阴虚证病程最长,其次血瘀证;肝郁气滞证病程最短,湿热内蕴证其次。   4 年龄分布特点   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人群中,主要发生在30岁以上(占总人数的92.4%)人群,尤其以 35~45 岁(占总人数的 24.5%)的年龄段与 45~55 岁(占总人数的 46.9%)年龄段为最多,60 岁以上人群占总人数的 8.7%。丙型肝硬化的发病人群中,主要发生在 35 岁以上人群,35-45 岁占总发病人数的 12.7%,45-55 岁患者占总发病人数的27.5%,55-65 岁患者占总发病人数的 43.1%,65 岁以上患者占到 17.7%。 丙肝肝硬化患者的主要发病年龄在55岁以上占到总人数的60.8%。   5 中医证型与肝功能的关系   慢性丙型肝炎病例肝功能指标中,由高到低的次序依次为:ALT、AST:肝胆湿热>湿邪困脾>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肝郁脾虚。ALB: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肾阴虚>肝郁脾虚>湿邪困脾。DBIL:肝胆湿热>湿邪困脾>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郁气滞。GGT: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郁气滞>湿邪困脾。ALP:肝胆湿热>肝肾阴虚>湿邪困脾>肝郁脾虚>肝郁气滞。各项指标中,ALT、AST、ALB、DBIL、GGT、ALP 六项指标在中医证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丙肝肝硬化病例的各项肝功能指标中,由高到低的次序依次为:ALT:湿热内蕴>肝气郁结>水湿内阻>血瘀证>肝肾阴虚。AST:湿热内蕴>血瘀证>水湿内阻>肝气郁结>肝肾阴虚。ALB:肝气郁结>血瘀证>肝肾阴虚>湿热内蕴>水湿内阻。TBIL:湿热内蕴>水湿内阻>肝肾阴虚>肝气郁结>血瘀证。DBIL:湿热内蕴>水湿内阻>肝肾阴虚>血瘀证>肝气郁结。GGT:湿热内蕴>肝肾阴虚>肝气郁结>水湿内阻>血瘀证。各项指标中,各证型之间两两比较,ALT、AST、ALB、TBIL、DBIL、GGT六项指标在中医证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慢性丙型肝炎及丙肝肝硬化与HCV-RNA定量的关系   慢性丙型肝炎及肝硬化中医各证型间HCV-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肝肾阴虚证、湿邪困脾证和肝郁血瘀证。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型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血瘀证、脾肾阳虚证。慢性丙型肝炎及肝硬化中医证型与性别、病程、肝功能有关。慢性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中医证型与HCV-RNA载量无明显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历代肾藏象相关概念、理论发生、淘汰、变异的研究揭示中医肾藏象理论的演变规律和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其发生与演变的因素,并以此来阐释肾藏象理论的科学实质,为临床与
目的:通过背部注射博来霉素建立BALB/C小鼠硬皮病模型,采用围刺、艾灸治疗BALB/C小鼠硬皮病模型,通过观察各组小鼠皮肤、肺组织病理变化、皮肤厚度及皮肤组织中COL-Ⅰ、COL-Ⅲ蛋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调脂柔脉颗粒在治疗伴有颅内动脉狭窄的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经颅多普勒(TCD)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血脂四项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目前郑州地区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病情况,及不同中医证型在焦虑抑郁中的分布,对焦虑抑郁产生的相关因素探讨。   方法:该调查所有患者来源于
目的:观察中药消异方对EMT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形态学观察、NGF及其受体P75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消异方治疗EMT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客观实验依据。   方法:选用9周龄的SD
目的:本临床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治疗后临床中医症候积分、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数据,评价益气养阴活血法在治疗糖尿病肾病(DN)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总结中医治法的临床指导意义,探索
目的:观察参苓健脾止泻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跟师过程中所收集的6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
3G网络及其终端产品的到来,是一个质的飞跃,具有革命性意义。气象部门应主动地努力抓住这次机遇,让手机气象服务产品在新的市场领域中占有更大的份额。 The advent of 3G ne
研究目的:   通过对古今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的有效方剂研究,分析胸痹心痛的辨证论治技巧,总结该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翔实的资料和可靠的借鉴。   研究方法
目的:本临床研究观察正清风痛宁针药序贯治疗CKD2-3期,中医辨证属风湿伤肾证型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且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探讨治疗作用机制。  方法:  1.病历资料收